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年轻时的冯峻五。
冯家人向农工党中央赠送冯峻五在“福建事变”中使用过的一口书箱。
7月31日,莘县柿子园中学教师冯庆元告诉记者,上个月,农工党中央已将其曾祖父冯峻五的批烈申请递交民政部,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也回复,说如有必要,陈竺主席会亲自给民政部李立国部长致函。
“这是政府对曾祖父革命功绩的肯定,也希望上苍护佑我们,能让我们找到曾祖父的栖身之地,为了这个团圆,我们家等了几代人了。”冯庆元说。
记者 吕晓磊
◎一个传奇
不为人熟知革命家短暂而传奇的人生
冯庆元的曾祖父叫冯峻五,山东莘县柿子园镇雷庄村人。早年在北京朝阳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之一)读书并加入国民党。
1927年被派往前苏联莫斯科留学。此间,受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等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的《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莫斯科宣言》)的影响,对蒋介石的反动政策日益不满。
1928年回国后即加入由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组织成立的“中华革命党”(当时被外界通称为“第三党”)。随后被组织派往山东枣庄煤矿,秘密组织工人运动。
1929年被派往山东省立第二中学训育处工作,以教书身份做掩护,秘密做“第三党”的发展工作。
1930年8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冯峻五由张含清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北平负责“临委会”的工运工作。
1931年,冯峻五到北平继续秘密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发展工作,并介绍其学生张栋卿(后任职于农工党中央党史办)加入。邓演达殉难后,冯峻五离开北平,并化名“冯浩然”,与“第三党”领导人章伯钧及章夫人李健生三人一同南下福建。至沪,与蔡廷锴、蒋光鼐领导的十九路军会合,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至闽后,曾任职于“闽西善后委员会”(后改为“闽西善后处”),组织领导闽西人民的土地改革工作。
1933年初秘回北平,致函宋庆龄、蔡元培领导的“民权保障同盟会”,负责营救“因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关系在济南被拘禁之袁春霖等三十余人”。后“民权保障同盟会”致函山东省政府:“从实办理,斟酌开释。”
后又于1933年11月,加入李济深领导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与实行内战、独裁和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集团公开决裂。此间,冯峻五加入“生产人民党”。
1933年底,蒋介石调集大批军队进攻福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冯峻五在“福建事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一门忠孝
侄子参加抗美援朝,儿子参加解放济南的战役,曾孙承遗志入农工党
冯庆元告诉记者,受曾祖父的影响,在战争年代,他们家族中很多人参加革命。“其中,我曾祖父的亲侄子冯宗世,在上世纪50年代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据介绍,冯宗世为人老实本分,在部队时,名字被战友改为冯忠实,转业后任曾任浙江省馨安县工业科科长。后因出身地主家庭,冯宗世被迫回乡,但因其善良,而得到村人的善待,于1990年因病去世。“我祖父教过书,参过军,参加过解放济南的战役,可惜去世较早。”冯庆元说。
而冯庆元本人,更是继承曾祖父的遗志,2010年即向农工党聊城工委孙菁主任表达了要继承他曾祖父遗志,加入农工党的请求,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4年1月,在中央及省市领导的积极推荐下,被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特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也是我市唯一由农工党中央特批的民主党派成员。
2010年12月,冯家人将家中珍藏的冯峻五在“福建事变”中使用过的一口书箱赠送给农工党中央历史陈列室,这是冯家人目前找到的冯峻五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
◎一个信念
三代人苦寻先烈遗骨几十年
青山埋忠骨,英灵终须还。在冯峻五牺牲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冯家人从未放弃过对冯峻五遗骨的寻找。
“曾祖父牺牲后,福建方面曾给家中来信,说埋葬在城西‘十二里圩’,并寄回他的几件衣服、眼镜和手章。后来曾祖父的同学颜学回(亦为国民党左派人物,东南 《民主报》总编)曾在福建《闽报》登报找寻,得到消息:‘闽变身故。’牺牲地点在福建省龙岩县,牺牲时刘惠民在场,是袁春亭(山东曹县人)亲自葬埋的。”冯庆元说。
“听家里的老人说,曾祖父的长兄每次醉酒之后都会号啕大哭:‘章伯钧啊章伯钧,你把我兄弟领到哪儿去了啊?兄弟,我知道想你,你咋不知道想我啊……’我曾祖父的大姐也说:‘每次回娘家总希望有人给说:你三弟有信儿了……可到最后也没有听到这句话……’”
直到1956年,冯庆元的祖父冯宗俭辗转从冯峻五的同学颜学回先生那里找回了冯峻五唯一的遗照,也就是现在被诸多文献上所使用的那张。
1989年国庆节,农工党中央张栋卿(冯峻五在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教书时的学生,冯峻五是其入党介绍人)到冯家了解冯峻五的革命情况,直到那时,冯家人才知道冯峻五当年加入的是宋庆龄、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今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
于是,冯家人先后和中共龙岩市委统战部、农工党龙岩市委会进行了联系,想要寻找更多冯峻五的消息,但无果。
后来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冯庆元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先后联系了颜学回先生的长女颜容生女士、口述历史作家周海滨先生等几十人,以及上海宋庆龄故居、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等处,搜集曾祖父冯峻五的革命活动材料,梳理冯峻五的革命活动脉络。
“在寻找曾祖父的这些年里,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太多的人向我们家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或是为我们奔走呼号,或是为我们提供帮助,但由于年代久远、当事人相继亡故、史料匮乏等原因,我曾祖父的革命活动情况至今未能完全理清,我曾祖父的坟墓也尚未找到,但我们不会放弃,无论是付出多少时间、金钱还是汗水。”冯庆元表示。
冯庆元还告诉记者,应农工党山东省委之邀,他8月2日到农工党中央继续查找曾祖父冯峻五的革命活动材料。而今年冬天,他还将到福建龙岩实地查找曾祖父冯峻五的坟墓,“希望今年能有所收获,但不论怎样,我们都会坚定地继续找下去,祈愿上苍保佑能早日找到我曾祖父的栖身之地”。(聊城新闻网)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