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投资1300亿元建设60个旅游项目
来源:聊城晚报 作者:许金松 2015-07-08 10:13:00
记者从7日召开的聊城市旅游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旅游项目60个,总投资1300亿元。充分挖掘“泉城(济南)、水城(聊城)”文化,瞄准济南及周边城市济聊一体化的目标市场定位,活跃秋冬季旅游市场。
本报讯 记者从7日召开的聊城市旅游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旅游项目60个,总投资1300亿元。从今年起的3年内,每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每年建设1个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综合旅游项目,超过5万人次的乡村旅游项目。
据了解,今后一个时期,聊城旅游业将定位于“宜居、宜业、宜游”,以“水”为主线,加快“大水城”水系建设,充分发挥“河、湖、泉”等水资源优势,打造养生环境、养生品牌、养生产品作支撑的“中国首选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
近一个时期将重点加强东昌古郡游憩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东阿阿胶城等旅游龙头项目建设,整合运河旅游、水浒旅游、徒骇河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文脉,实现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突破。
围绕上述目标,我市近期将筹备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促进聊城旅游业深化改革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全市旅游项目3年发展目标,从今年起的3年内,每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每年建设1个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综合旅游项目,超过5万人次的乡村旅游项目,夯实聊城旅游业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旅游项目60个,总投资1300亿元。
□相关新闻
将中华水上古城旅游风景区打造成聊城首家国家5A级景区
我市将突出大项目拉动,建设旅游大景区。争取通过两年的努力,将中华水上古城旅游风景区打造成聊城首家国家5A级景区。
整合古城、东昌湖、山陕会馆、水城明珠大剧场、龙堤等资源,包装营销“一日游”、“二日游”城市游核心旅游产品,叫响水城河湖逍遥游和夜游水城产品。丰富古城内文化内涵,通过博物馆、展览馆及景区恢复等手段物化知名本土化文化。大力丰富古城旅游业态,活化古城生活,增加人气,激活市场。编排本土化、娱乐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小型旅游文化主题演出,定时为游客表演,形成船在水中行,歌声、叫卖声岸上飘的热闹场景。通过以上路径,盘活和丰富城区现有旅游资源,以点带面,激活市场,拉动发展,争取通过两年的努力,将中华水上古城旅游风景区打造成聊城首家国家5A级景区。
今年建设10个旅游特色小镇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抓好城区四环、徒骇河沿岸及济聊一级路沿线乡村旅游游憩带建设,大力建设集中连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区和乡村旅游度假区。2015年重点建设10个旅游特色小镇、40个旅游特色村、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运河人家、黄河人家、水浒人家、湖上船家、鲁艺人家、水城人家、梨园人家、岛上人家八个品牌。
将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供水、供气、排污、环卫、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点集中供气工程,完善宽带等通信设施的配备。
形成“山泉水圣”黄金旅游线
我市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打造旅游目的地数字服务系统作支撑的“网上聊城”。
2年内形成“山泉水圣”黄金旅游线,实现四城互动、互送客源。创新举办“水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温泉节、阿胶节及垂钓节、放鱼节、龙舟大赛、游泳大赛等水上体育活动和赛事,丰富“水文化”艺术、体育、群众自发性娱乐活动内涵。联合兄弟城市,共同打造好儒风运河、水浒故里等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充分挖掘“泉城(济南)、水城(聊城)”文化,瞄准济南及周边城市济聊一体化的目标市场定位,活跃秋冬季旅游市场。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