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聊城10月29日讯(记者 王新)近日,聊城市创业孵化基地(聊城创业大学)揭牌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大厦隆重举行。由市政府主导建设的聊城市创业孵化基地也已经开始运营,其所处的创业大厦及周边商务写字楼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容纳2000余家小微企业入驻,直接带动就业超过1万人。
近年来,聊城市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这一奋斗目标,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头等大事,在全省创出了欠发达地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就业政策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记者在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文件规定,设立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2014年安排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以后年度根据失业保险基金扩大使用范围政策和创业工作需要确定资金规模;进一步提高了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同时加大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的奖补力度。
另外,还将创业型城市、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创建,创业平台建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任务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列入对县(市、区)目标考核内容。
市人社、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就业培训、扶持资金、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认定、小额担保贷款等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符合聊城市实际的政策体系,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据聊城市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规范了创业服务标准,完善了管理服务项目和工作流程,为创业者提供低租金、零费率、一站式的创业服务。积极筹建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暨创业大学,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落实、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建设。
推进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建设。市政府规定,对于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在省级给予一次性奖补的基础上,市里再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省级创业型城市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创业型街道(乡镇)给予一次性奖补4万元、创业型社区给予一次性奖补1万元。
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都成立了隶属人社部门的担保机构。同时,安排5500万元用于充实担保基金。对担保基金率先达到1000万元的县(市、区),市里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担保基金达到900万元、不足1000万元的县(市、区),市里帮助解决资金缺口部分。除此之外还提高贷款额度,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10万元,小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
开展特色创业培训 扶持重点群体创业
据聊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加大了定点机构培训力度。以45家定点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载体,建立起以孵化平台和培训机构为依托的创业培训网络,采取“小班次”、“一对一”互动式模式,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着力提高创业人员实际创业能力。
另外,整合1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占地1200亩的两所职业学校。两所职业学校每年为聊城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组织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定期举办创业就业政策大讲堂,指导定点培训机构组织“送培训进校园”活动,把培训课堂搬进校园。
市政府和人社局还大力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促大学生创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把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列为创业重要后备力量,鼓励各县(市、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区,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资金、项目、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如阳谷县充分发挥当地汽车坐垫行业优势,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涌现出了张平、杨峰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积极开展“联百乡包千村”活动,加强与“第一书记”对接,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桥梁纽带作用,“请进来、走出去”,及时沟通贫困村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