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名考研生齐跳“小苹果”申
8月13日下午在济南泉城路皇亭体育馆,考研辅导老师们给...
-
国内主持人身价排行:何炅孟非
日前,有关何炅跳槽“老东家”光线传媒的消息引发广泛关...
-
传沪公务员改用国产加密手机 可
外媒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指控美国苹果智能手机iPhone追...
埃博拉可检测能防范 不会在中国大规模传播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李乐涛 2014-08-18 16:15:00
目前,西非国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数已上升至近2000人,死亡人数也达千余人。张世英所长详细介绍说,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RNA病毒,在常温下较为稳定,但其很容易被灭活。
大众网聊城8月18日讯(记者 李乐涛 通讯员 赵静)目前,西非国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数已上升至近2000人,死亡人数也达千余人。8月10日,在香港发现一宗疑似埃博拉病例,尽管最终排除,仍引发全国群众的高度关注。埃博拉会不会传到中国造成大规模感染?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防范?就此,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专家。
这是埃博拉:于非洲首次出现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首次出现,由于疫情发生在后者的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自那时起,该病一直出现零星个案。
埃博拉的确诊个案曾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科特迪瓦等。自2014年3月,西非地区持续报告新的埃博拉病例和死亡个案。
这是可能性:国内不太可能大规模传播
"埃博拉不太可能在国内大规模传播。"聊城市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张世英表示。首先,这一病毒在国内并不存在,是从国外带来的;其次,埃博拉病人在潜伏期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只需加强防控,对出现有关症状的人及时隔离排查,就能降低传播风险;再者,即使坐在感染者身边,但只要没有与感染者体液和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也不会被感染,一般人感染这种病毒的风险很低。
张世英所长详细介绍说,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RNA病毒,在常温下较为稳定,但其很容易被灭活。例如,在60摄氏度条件下,1小时即可被"杀死";在煮沸条件下,5分钟即可被灭活。不仅如此,其基因组也较为稳定,不宜发生病毒突变。
这是可控性:三种途径皆可控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非洲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是已知的终末宿主。因此,病毒传入我国大致有3条途径,即通过带毒者或病人传入,通过易感动物传入,通过自然宿主传入。由于全球一体化以及国际交往增加,前者可能性较大;通过易感动物传入也有可能,但通过强化边境检验检疫,这一渠道完全可控;此外,由于蝙蝠飞行能力有限,病毒通过自然宿主传入可能性极低。
张所长说,接触传播是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例如直接接触患者的伤口、体液(血液、唾液等),或接触患者体液污染的环境、患者使用过且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直接接触被感染的野生动物或其尸体,食用被蝙蝠或其他野生动物咬过的水果。
接触传播的危害性远远小于空气传播。虽然该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21天,但其只在发病期内具有传播性,因此不存在隐形感染的传播风险;患者一旦发病,其严重症状很容易被识别。所以广大市民无需恐慌。
这个可检测:已研制完成诊断试剂
张世英介绍,埃博拉在西非蔓延的一大原因是当地卫生条件较差、公共卫生系统脆弱,但经历过"非典"等重大疫情考验的中国积累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具备较为强大医疗卫生系统及监测能力,有能力处理目前的情况。
目前我国已建立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已研制完成诊断试剂。病毒所可通过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其中,核酸检测可在患者发病后第2天--第3天检测到阳性结果,鉴于该方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被视为首选检测方法。
这样来防范: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聊城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周璞介绍,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周璞告诉大众网记者,对于这一病毒市民无需"过度反应"和"过于担心",只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和患者紧密接触,食用彻底煮熟的食物,尽量避免到受影响的地区旅游,就不会被病毒侵袭。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