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人民日报:暑期游学拒绝“人在囧途”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秦宁   2013-07-09 07:49:00

关键词:游学 学校 旅行社 家长 暑期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因为它应是青春与理想的聚会,是求学与游历的契合,而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  当地时间7月6日,韩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失事,两名参加赴美夏令营的中国女生不幸蒙难。游学的落脚点是“学”,因为它应是青春与理想的聚会,是求学与游历的契合,而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因为它应是青春与理想的聚会,是求学与游历的契合,而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

  当地时间7月6日,韩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失事,两名参加赴美夏令营的中国女生不幸蒙难。据报道,失事客机上共有70名中国师生,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成员。人们在为两名遇难女生悲戚的同时,也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的游学市场。

  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浙江杭州一位旅行社的从业人士透露,“今年,光是学校游学业务就比去年增长了40%到50%”,学校对游学的“钟爱”,成为各旅行社和培训机构紧盯的一块“肥肉”。“表面繁荣”的游学市场背后,也呈现出野蛮生长的一面:层层转包,学校游走在盈利与非盈利之间,到名校游学成了“到此一游”……

  从19世纪的留美学童容闳,到改革开放之初走出国门的学子,那几代人的留学潮,往往胸怀放眼世界的梦想,凝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且仅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今天,无论游学还是留学,都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早被剥离了依附在其身上的宏大叙事,只要家庭承受得起,且家长有意愿、孩子有兴趣,谁都可留学和游学。据保守估计,仅杭州一地,今年暑假就有上万名中小学生出国游学,兹是一证。

  与留学、游学大众化相对应的,是留学、游学的产业化。但应该明晰,产业化等于规模化,并不等于规范化。肥硕的游学市场,处处都是商机,满目皆是利益,谁不想分一杯羹?据相关调查可知,一些没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居然也敢接游学项目,接手后转包给到达地的旅行社,由他们来办理相关事务。此外,有些小的留学机构接了游学项目后,也会再转卖给旅行社。值得深思的是,一些学校敢于将学生交给那些缺乏资质的机构,这除了贪图便宜,是否还有其它利益瓜葛呢?

  消费学生,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这样的学校显然缺乏基本的责任和道义。在这种商业逻辑下,面对学校的软硬兼施,很少有家长敢不就范。不仅如此,不少学校不和家长签订安全协议,教师的出国费用也由学生埋单。家长花了大把的钱,本希望孩子能见世面、开眼界,学到真东西,没承想,孩子却遭遇“人在囧途”——这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缺乏安全保障的冒险之旅。这样的游学含“金”量很高,含金量却近乎为零。

  就在去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事实证明,这一通知的落实还需加大力度。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因为它应是青春与理想的聚会,是求学与游历的契合,而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强化规范,祛除乱象,游学才能更纯粹一些,才能更加名副其实。(秦宁)

    【原标题:人民日报:暑期游学拒绝“人在囧途”】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