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郓城农家女肖玉荣打工12年为公公还债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赵 琳   2013-06-17 07:54:00

  □ 本报记者 赵 琳

  本报通讯员 魏忠友

  “郭恩科3000元、王广柱1200元、万继银1800元……”在郓城县黄集乡郭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翻到账本上最后一笔欠款,肖玉荣(上图)松了一口气。在外打工12年,她终于还清了公公欠下的17万元债务。

  十几年来,肖玉荣没下过一次馆子,没逛过一次商场,常吃的是开水煮白菜,常穿的是娘家姐姐的旧衣服。靠在工地上搬砖头赚来的辛苦钱,一个普通的农家女不仅还清债务,也用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欠别人钱心不安,俺不能躲!”

  1997年,黄集乡鸽子屯村21岁的肖玉荣嫁到同乡郭庄村。由于公公经营一家砖窑厂,家境殷实,肖玉荣的婚礼办得十分“风光“,不仅有农村稀罕的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婚礼录像。谁知不到一年,砖窑厂因经营不善破产,外债累累。不堪重负的公公带着婆婆出走躲债,从此杳无音信。整个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讨债者几乎踏破了门槛,连肖玉荣的嫁妆也被搬走抵债。一次赶集,附近村的一个债主见到她,双手抓着她的衣领子要钱,肖玉荣吓得当场晕了过去。丈夫劝她:有些乡亲没有欠条,且欠的钱不多,相比之下咱们的日子更紧巴,“没有欠条的就不还了吧”。

  “俺不能躲,乡亲们不会平白无故就说欠了钱,肯定没有虚的,咱要把欠债都还清。”2000年秋天,肖玉荣和丈夫把1岁的女儿交给母亲,外出打工。他们先来到东营河口一处建筑工地当搬运工。一块大砖头就有28斤重,肖玉荣的双手磨破了皮,双肩磨出了血,每天只能赚20元。工头嫌她力气小,不想让她干,她苦苦哀求才留了下来。为早日还清债务,别人春节都回家团圆,她和丈夫就守着偌大的工地,只为多挣200多元值班费。“那时候闷在工地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心里想着爹妈和闺女,真不是滋味。”一连10个年头,夫妻俩都是在工地上过春节。

  2004年,6年没有消息的公公突然带着患肺癌晚期的婆婆找到了工地。肖玉荣一声没吭,回家安顿好公婆,转头和丈夫又跟工地续签了两年合同,还预支了一年的工资为婆婆看病。三个月后,婆婆去世,无颜面对乡亲的公公又离开了家,再次失去音信。

  2012年春节,肖玉荣和丈夫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及利息,共计17万元。看到别人全家团圆,其乐融融,肖玉荣没有忘记长年流落在外的公公,她和丈夫四处打听。2013年春节前,终于在吉林松原市找到了公公王广和。见到又黑又瘦的肖玉荣,王广和惊愕地说:“你还跟俺儿过着呢?”他以为儿媳早已不堪重负,和儿子离婚了。得知儿子儿媳历经千辛万苦还清了债务,他嚎啕大哭,“荣荣,我对不起你。你是我的恩人,没有你这个家就散了!”

  苦日子造就了肖玉荣不服输的性格。2012年,肖玉荣在省文化厅选派“第一书记”王炳春帮助下,带头创办了郭庄村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荣鑫合作社。一年内发展有机彩色小麦2000亩,并注册研发了“十亩田香”绿色农产品品牌,办起加工厂加工手工面条、紫薯粉条等绿色农产品,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大王。

 

    【原标题:“欠别人钱心不安,俺不能躲!”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