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中纪委5年收到网络举报30.1万件次 怎样处理举报?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2013-05-08 08:02:00

  中纪委5年收到网络举报30.1万件次

  约占同期信访举报总量12% 5年收到举报电话5.9万件次

  今天(7日)上午,中央纪委信访室正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兼副主任张少龙,中央纪委信访室综合信息处副处长邓集珣,中央纪委信访室电话网络举报处副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郭洪亮做客人民网“反腐倡廉在线访谈”节目,围绕“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维护群众权益”这一主题进行视频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络已成为重要举报渠道

  2008年到2012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一共收到网络举报30.1万件次,约占中央纪委监察部同期信访举报总量的12%,网络举报已经成为继来信、来访、电话之后又一重要举报渠道。特别是今年4月19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国内主要新闻和商业网站在首页又开通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专区可以链接到纪检监察机关12388等执纪执法和干部监督部门的举报网站。早在1988年,监察部就设置了举报电话。5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共收到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电话达到5.9万件次。

  认为纪委全都能管是误解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有受理范围和办理权限。在工作中发现,有些群众认为纪委是管干部的,只要是和干部有关的问题,认为纪委都能管、都能解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是对中共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上述组织和人员不服党纪处分、行政处分的申诉,以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于一些个人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还是要通过行政复议、仲裁、司法诉讼等法定渠道来解决,或者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比如,涉法涉诉、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经济纠纷等等,大量的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都不属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的范围。

  【提问】

  信访室是什么机构?

  信访室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监察机关恢复重建之后最早建立的职能部门之一。在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形式下,信访室也实行一身二任、两块牌子,既是纪委信访室,又是监察机关举报中心。

  各级纪委信访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1.通过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接听举报电话、接收网络举报等,受理检举、控告、申诉和批评建议。2.从信访举报中筛选违纪案件线索,提供信访举报信息。3.向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督办信访举报案件,并对办理结果进行审核。4.直接核查一些亟待查明、易查易结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5.对信访举报反映的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以及不需要进入案件检查程序的轻微违纪问题实施信访监督。6.研究部署信访举报工作,并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怎样看待网上爆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通过网络曝光,纪检监察机关确实筛选出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线索,也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同时,也要看到,网络信息具有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有的网络信息内容还不够真实,有的是情绪的宣泄,有的客观上造成了案件线索的泄露,给调查核实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认为,通过网络曝光违纪行为,不属于法定的举报行为,纪检监察机关也难以防止曝光者遭受打击报复。我们希望公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参与和支持反腐倡廉建设。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大信访举报核查力度,提高信访举报办理水平,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