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赛变身“名利场” 只为加分保研亮履历?

2015-11-30 08:32:00来源:工人日报作者:高柱 李娜

  两名大学生在 “ 双创 ” 大赛中展示他们设计的健身自行车 。资料图片

  “项目也没什么大进展,还拖着。”11月16日,四川大学大三学生许传鹏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她和同学提交的校内上门美甲项目在校级比赛中获奖后,便几乎处于纹丝不动的停滞状态,而许传鹏的现状或许正是当今大学生在双创活动中表现出“虎头蛇尾”的一个缩影。

  眼下,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以“双创”为主题的各类比赛花样繁多,大学生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但《工人日报》记者在成都部分高校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之所以积极参赛,或是被学校“加学分、利保研”的政策所吸引,或是希望通过这类活动充实履历,于是尽管报名时一哄而上、过程紧张激烈,但即便是在大浪淘沙中产生的优质双创项目,能够最终得到落地推进的依旧寥寥无几。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演练场,现实中却“画风”走偏,渐变成部分学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利场”,对此有学者提醒高校应及时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让“双创”赛场真正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与实现梦想的高品质平台。

  参赛热情高,项目落地难

  以市面上一连锁品牌为模板,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细分市场,提供标准化的上门美甲服务——这是许传鹏和同学共同琢磨出的在校创业项目,二人凭借该项目还在学校一次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夺得奖项,然而时隔半年,这一看似较好实现的创业计划却仍然悬在半空中,“总觉得要忙的事情太多,分身乏术,而且现在也很难培养到人,毕竟这项目对人员有技术要求。”许传鹏说自己总能找出一大堆理由不为这件事情做出努力。

  除了是一名在校创业者,许传鹏的另一个身份是校商学院的学生会创业就业部部长,过去一年时间,她总计为学院组织了17场创业就业比赛及分享会、交流会等活动。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很多高校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宽松的条件。以四川大学为例,不仅设立了800万元的异想天开基金、建立了创业风险基金,还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基地,支持学生自由探索、大胆尝试,但在实际状况中,真正能享受学校福利的学生极少。

  “每次都是报名人数很多,但真正想做事的学生少,参赛拿奖是学生的普遍心态。”许传鹏告诉记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涉及科技创新和生活服务类的内容较多,但可行性并不高,所以即便是得奖项目也很难孵化出结果,“学生都这样,比赛的时候全力以赴争名次,比赛后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基本很难听到有后续进展。”许传鹏说,她曾经看到一个临时组建的学生创业团队,同时参加多个不同类型的双创大赛,所提交项目也不相同,“有时候这种情况还真的能拿超多奖,但最后收获的也就是充实了自己的简历而已。”

  双创渐成“名利场”

  连日来,记者在成都部分高校访问后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对双创活动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本科生期望在校园实践活动中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意愿更强,一些认为“这类比赛的平台优势可以迅速实现校园内的‘名利双收’,如果项目得到投资人青睐,或许还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而受访研究生则对创新创业本身呈现理性、严谨的态度,对校园双创热潮“关注较少”。

  费亦鸥是成都一名大三学生,就在去年她和团队凭借“一款超薄的打印装置”创业项目,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然而与许传鹏一样,费亦鸥的创业项目最后也没有得到落地。此后,对于学校热火朝天进行的创新创业大赛,费亦鸥都没有再去关注,“比赛很耗时间,参加一次就够了,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接下来想更专注的学习知识弥补。”

  “现在很多学生参加比赛目的不纯,都是觉得可以加分,对保研有利才积极起来。一些同学为了在比赛中‘镀金’,甚至拿老师的授权项目到比赛中走过场。”费亦鸥告诉记者,她的感受是创业大赛里几乎60%项目都没什么实际意义,而100个项目里或许也只有一个项目能够最后转化为实际,“几乎没人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在这个上面,基本上比赛结束了,项目也就跟着随风而去了。”

  变被动推进为主动参与

  “不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并实现落地的项目都是‘虚’的。”张学良作为自由投资人,经常被邀请到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他对费亦鸥的看法深有同感,“大学生双创项目普遍局限在言之所及的校园内‘畅想’,这是不可回避的弊端,我看到过很多大学生的项目书,发现普遍层面较低,更多停留在‘出主意’阶段,相关数据都是假设前提下的推算,缺乏真正的市场调研。”他认为,校园双创大赛是激发学生培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好的形式,但即便是一场“秀”,也应该避免陷入“华而不实”之境,否则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本末倒置,还会带来社会资本的浪费。

  “创业大赛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高校积极组织不容置疑,但如果行政化力量变成推进学生参与的主要因素,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走偏了。”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认为,从长远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砥柱中流的确是当代大学生,但大众创业不能异化为大学生创业,学校应该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而不是通过其他考评因素“诱惑”学生被动参与其中,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

  “以比赛为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潜力,无论是政府还是校方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学生参赛的出发点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身为一名独立创业者,在社会摸爬滚打近10年熊伟军对当前校园营造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表示“十分羡慕”,但同时作为一名兼职的创业导师,他希望学生能够把握好重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盲目跑赛只会事倍功半,学生还是首先学好知识,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首先要让自己锻造为金子,进而才能由内生出创业‘金点子’”。(本报记者 高柱 李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显彪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