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推荐

高考"三放弃"现象调查 他们为何对大学望而止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凌 刘磊 董少校 蒋夫尔 魏海政 阳锡叶 施剑松   2013-09-09 14:27:00

关键词:

  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成都女孩玲玲(化名)一点也没有去心仪大学上学的兴奋劲儿。由于父亲反对她上大学,从接到通知书那天开始,玲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父亲提出“我想上大学”的请求,但每次得到的回应都一样:“读大学没啥子用。”

   原标题:高考"三放弃"现象调查 他们为何对大学望而止步

  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成都女孩玲玲(化名)一点也没有去心仪大学上学的兴奋劲儿。由于父亲反对她上大学,从接到通知书那天开始,玲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父亲提出“我想上大学”的请求,但每次得到的回应都一样:“读大学没啥子用。”

  9月2日,事情经媒体曝光之后稍现转机。已有好心人联系玲玲,愿意资助她上完大学。不过,事件所激起的涟漪并未消散。摆在玲玲面前的,是如何独自坚持完成大学学业。摆在社会面前的,则是日渐突出的放弃报考、放弃填志愿、放弃报到等高考“三放弃”现象,及对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的反思。

  上大学是“失败的投资”吗

  玲玲老家在川北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及所有亲戚都是农民出身,父母都只读完小学就出来做小生意。5年前,玲玲家从川北搬到成都,父亲全款买下一套房再加一个小门面,靠这个门面做点小生意。

  “我们家的家庭条件不错,并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缺的是父亲对她上大学的信心和支持。

  玲玲父亲把上大学比喻成“注定会失败的投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得8万元,如果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4年至少可以赚8万元,这样一来一去就相当于16万元。玲玲父亲表示:“这16万元,要是用来投资,都可以当作买房的首付,做点生意,启动资金也够了。可是拿去上大学,毕业之后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找到工作每月也只能赚个两三千块钱,咋算都划不来。”

  “这位父亲的逻辑并不高明。很多家长都盼着孩子能上大学,读大学是一种长远的投资。”成都一位大学生家长顾勇说,在他看来,玲玲父亲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他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女儿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李东平也表示,大学的价值不能简单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一些人认为如果读了大学不能带来好处和实惠,那么读大学就无用,这是一种工具化的理解。通过大学的教育,个人的知识体系、素养以及眼界会更加完善和开阔。

  这也正是玲玲的追求,她说:“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没有精神追求。”

  不过,这些说法无法撼动倔强的父亲。父亲甚至撂下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管你。”

  对于父亲的固执,玲玲自己也曾认真分析过原因。一是从父亲的个人经历看,他只有小学文化,从农村到城里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目前过得不错;二是家里所有亲戚的孩子,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学美容、美发等技能,然后开个小店,也能谋生;三是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父亲更加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但我不会放弃,上大学是我的梦想,知识学得多,一定是有用的。”玲玲说,眼下最要紧的是筹齐上大学的第一笔学费,以后自己会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解决余下的学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