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杨霄
责任编辑:李春勇
聊城市茌平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起“一核·三维·五阶”创新素养培育体系。该体系以创新素养为核心,通过心理、认知、行为三维协同发展,搭建五阶式教学链条,破解了创新素养培育中存在的认知模糊、践行乏力、方法缺位等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开辟了新路径。
“一核·三维”引领,破解“认知模糊”
针对教师 “不知创新为何物” 的困惑,教研团队聚焦创新素养培育这一核心,构建起“一核?三维”理论模型。该模型从三个维度发力:心理维度着重塑造创新人格,认知维度聚焦培育创新思维,行为维度突出培养创新实践力。创新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心理基础,创新思维为创新实践力提供方法支撑,而创新实践力又能反哺创新人格的塑造与创新思维的优化,由此形成 “意愿—方法—行动—新意愿”的螺旋上升闭环。教师可借助 “价值体认践行”“问题解决表现”“学习物化呈现” 等具体指标,精准评价学生在创新素养三个维度的成长情况,有效破解教师对创新素养培育的认知困惑。
“双册”载体落地,打破“践行乏力”
为了突破创新素养培育中“落地难、践行弱”的瓶颈,教研团队整合物理课程资源,构建了初中物理实践课型模板,开发出《初中物理实践课型手册(课外)》、《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学习方案手册(课内)》两套课程资源,为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找到了适切的教学载体,在课堂中实现创新素养培育的常态化落地。这一举措稳扎物理课堂,让创新素养培育彻底走出“理念悬空”的困境。目前,两套手册已在区域内初中学校使用,学生的创新素养显著提升,已自主完成了“小型风力发电机”“绿色房子”等百余项创新项目。
“五阶”路径护航,突破“方法缺位”
针对教师“想创新但无方法”的难题,教研团队经过实践探索,推出了“五阶”教学法。该教学法以主题引领创设真实情境,以目标驱动明确育人目标,以学习支架赋能多元学习系统,以亲历实践解决具体问题,最后通过多维评价检测创新素养提升成效。使用该教学法的物理教师反馈:“以前上课担心跑偏,只顾教材,学生死学知识。现在按‘五阶’走思路清晰,方法灵活,学生既能大胆放开手尝试,又能实现创新素养提升。”
“一核?三维?五阶” 培育体系现已在茌平区初中学校落地生根、成效显著,不仅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凭借其从理念构建到实践落地的系统化设计,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茌平经验。(作者:徐颖)
初审编辑:杨霄
责任编辑:李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