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学校体育馆楼顶反光照民宅 居民难进自家阳台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驰 2015-07-24 08:38:00
近日,家住芙一新村的陈先生致电本报962555热线,反映自家阳台推窗望去,西面体育馆顶楼的反光,照得他们睁不开眼。记者来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杨主任带着记者来到顶楼察看情况。
近日,家住芙一新村的陈先生致电本报962555热线,反映自家阳台推窗望去,西面体育馆顶楼的反光,照得他们睁不开眼。“光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连自家的阳台都进不去!”
楼顶反光“似雪景”
在陈先生家中,记者看到,阳台上的3扇窗户都已装上了厚厚的布窗帘。
拉开窗帘,记者顿时被眼前一团刺眼的光照得睁不开眼睛。用手遮挡后,才能勉强适应眼前的强光。记者看到,距离陈先生家阳台十多米开外,有一幢学校体育馆,屋顶上覆盖着一层银色物质,阳光直射在上面后,向四周反射,5块斜面长约6米,宽4米左右,全部正对着陈先生家的阳台。
陈先生在一旁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自己从去年2月份以来,和家人别说来阳台上透风,连窗户也开不了。“特别是冬天和夏天,我们都不敢拉开窗帘,屋顶的反光实在令人吃不消。”据他回忆,冬天时候一反光,就像是阳光照在积雪上一样。“就像滑雪的人要戴着护目镜一样的道理,短时间的光反射貌似没什么关系,但是时间一长,视力肯定会受影响。”陈先生说,自己家的北阳台如今已经彻底成了“禁区”,“天气好的辰光,本来可以孵孵太阳,现在只能躲在屋里窝着一肚子闷气。”
馆方强调“使用权”
陈先生讲,该体育馆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的体育中心,现在暑假向社会开放,作为羽毛球馆等使用。
记者来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杨主任带着记者来到顶楼察看情况。记者爬上顶楼,近距离可以看得更为清晰:一层银色的物质覆盖了整个体育中心的屋顶,靠近边缘处,有许多斑斑驳驳的黑色斑点。杨主任透露,黑色斑点为水泥,而银色部分应为当时建造时使用的防水膜。杨主任告诉记者,如果要询问具体改造的事宜,需要找后勤保障部门,体育中心只是拥有“使用权”的单位,对于工程和改造,并不清楚。
记者在校园内找到后勤保障部,却遭遇“铁将军把门”。记者随后又分时段多次致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中心,对方却始终处于忙音状态。对此,杨主任表示可能是因为暑假,所以不少部门都放假了。
记者了解到,2004年《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正式施行,对光污染的防治和惩处提出过明确要求,而2011年又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但尴尬的是,两部法规都暂无针对楼顶防水膜反光的光污染认定标准和处罚依据。
对于体育中心馆方的解释,陈先生表示相当不满意。他告诉记者,去年2月份该屋顶项目施工时,他就向施工队提过要求,希望不要扰民,没想到反光的防水膜照样铺满了楼顶。他希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中心能够拿出诚意,一起协商和解决这件困扰自己近2年的烦心事。 见习记者 徐驰
责任编辑:郭显彪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ewm.gif)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rx.jpg)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