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北京宏志中学13年坚持“送考生”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琬微 魏梦佳 2015-06-08 07:40:00
6月7日,在北京市北京宏志中学,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乘车赶赴考场。当日,2015年高考拉开帷幕,北京宏志中学动用4辆大客车将住校的230名考生送往各个考点。“其实家长在,孩子更紧张”,李淑平说,“今天这个场景,让我想起1994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
6月7日,在北京市北京宏志中学,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乘车赶赴考场。当日,2015年高考拉开帷幕,北京宏志中学动用4辆大客车将住校的230名考生送往各个考点。 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摄
7日早上6点半,北京宏志中学高三班主任李淑平来到学校,住校的学生们正在吃早饭。当天是2015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这所学校高三年级230余名学生将迎接大考。
北京宏志中学是北京第一所专门招收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学校。自2000年成立以来,连续13年每年高考都有送考生活动。“因为很多考生在平谷、延庆等郊区,家长送考不方便,学校统一准备了四辆大巴车,把学生们分别送去不同的考点。”校长熊劲说。
“大家睡得怎样呀?”李淑平一声问候,孩子们会意地笑起来。李老师一边带上自己的领队证,一边叮嘱大家再检查一下证件,千万别带手机。吃过早饭的同学在小操场集合,早已等候的大巴车上,写着“爱心送考车”和“二中、五中”等考点的名字。
每个考点都有带队老师,上午考试结束后,学生集体回学校用餐、休息。“昨天我们有老师留在学校,发现同学们睡得比平时早多了。不到9点,就有宿舍熄灯了。” 书记李运良说,中午学校专门搭配了清淡的营养餐,下午再乘车赴考场。
出发后不久,送考生的车抵达了其中一个考点——东直门中学。考场外,学生们纷纷拿出复习资料。记者看到,几位同学正在背诵“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准备当作文素材。出生于1997年的考生刘云说,自己是理科生,想起要写作文有点紧张。 考场外,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个开朗的女生笑着说:“辗转反侧,辗转反侧,本来我妈也要来的,我觉得挺远的,就把她赶回家了。”她手里拿着画满了红红绿绿标记的复习资料,准备温习基础知识。
“老师,考场能不能带水?”“感冒了,手纸放哪儿?”“老师,我怎么老想上厕所……”临近开考,同学们的问题突然多了起来。李淑平一个个解答,用同学们熟悉的平静、自然的微笑纾解进场前的焦虑。8点半开始,考生陆续进入考场。
“其实家长在,孩子更紧张”,李淑平说,“今天这个场景,让我想起1994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我一直在县城上学,考试当天早上发现父母从乡里骑车来了,顿时感到心里紧张。所以我建议家长别送了,把孩子交给送考老师。”
这时,李淑平的电话响了起来,学校打来的,她回答说:“这边22名学生都已经顺利进入东直门考点,您放心吧!”(记者赵琬微 魏梦佳)
责任编辑:郭显彪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