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220015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短评:剪断“野鸡大学”背后的利益链条

来源:新华网   作者:闫祥岭、杨绍功   2015-05-22 09:12:00

关键词:野鸡大学 利益链条 大学教学 文凭 210所

巨大的学历需求是喂养“野鸡大学”的苞谷,信息不对称则让学生容易误入陷阱。还应在探索建立公民诚信体系的过程中,将文凭造假等问题列入黑名单,让使用“野鸡大学”文凭的人付出诚信代价。

  教育部21日正式发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此前,有网站曝光国内210所不具有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违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野鸡大学”。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长尤其需要擦亮眼睛,分辨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从《围城》里方鸿渐拿的“克莱登大学”文凭,到数年前让一批名人陷入诚信漩涡的“西太平洋大学”文凭,“野鸡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投机把戏,也被称为“学历流水线”,背后的利益链条更是花样翻新。梳理眼下国内的一些“野鸡大学”,不仅校名高大上、专业很热门,还克隆名校网站虚假宣传,甚至在海外注册然后回国诈骗。

  巨大的学历需求是喂养“野鸡大学”的苞谷,信息不对称则让学生容易误入陷阱。一些“野鸡大学”投学生家长所好,承诺包发文凭,在高等教育普及和文凭泛滥的当下很有市场。“野鸡大学”天花乱坠的自夸,包拿学历的承诺,让学生和家长难以抗拒。

  清理“野鸡大学”,需要铲除“唯学历论”的观念,更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教育部门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已经制度化,这一名单的甄别功能,考生要充分利用。此外,教育部门还应主动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让每一位考生知晓一名单,压缩“野鸡大学”鱼目混珠的空间。还应在探索建立公民诚信体系的过程中,将文凭造假等问题列入黑名单,让使用“野鸡大学”文凭的人付出诚信代价。

  清理“野鸡大学”,更需全社会形成合力。教育、公安等部门应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剪断“野鸡大学”背后长期存在的利益链条,杜绝利用正规大学教学资源谋私利的权力寻租行为,并充分利用群众监督,形成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让李鬼无处藏身。 (记者闫祥岭、杨绍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显彪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