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草根式科研做强一所学校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兴华   2013-03-20 11:52:00

  在经济欠发达的鲁西莘县,一所成立不过十多年的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由当初的60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人;教师最初学历连专科水平都没有完全达到,却从这里走出了20名清华北大生;今年,学校又被确定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

  这所在当地风生水起的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靠什么力量赢得如此快速发展——

  采访中,校长吕丁学告诉记者,学校能够快速发展,是与对教师的教科研引领分不开的。

  科教研上去了,学校才有可能办出水平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多年前,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不仅使初出茅庐的吕丁学从此与教科研结缘,更使他在接手莘县实验高中后,带领全校教师让一所年轻的高中逐渐成长起来。

  2002年2月,主管教学工作的吕丁学制定了科研强校方案。他说,学校必须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教师业务素质和学生发展,用教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他带领教师确立了许多角度小、周期短、内容实的课题,如学生课堂“走神”探析、心理偏差学生教育、把握严格与民主之度、破解学生网瘾、学困生的转化研究、中等生推动策略、尝试分层训练等进行研究。作为副校长,吕丁学当时担任一个班的数学课,他经常和教师一起剖析问题、听课评课、反思总结、提炼升华。渐渐地,教师们觉得,眼光亮了、头脑活了、工作有滋味了。

  2008年8月,吕丁学担任校长。此时,山东素质教育新政不断冲击着普通高中长期单一的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只有升学率,过不了明天。”吕丁学深思熟虑后,坚定地对教师说:“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还是要通过教科研才能解决。”

  “新时期普通高中的定位与功能”是吕丁学上任后向全校教职工提出的第一个课题。学校不仅要求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还要出研究成果。

  如何让教师树立多样化成才观念?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如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如何开设校本课程?都是这个课题希望解决的问题。吕丁学请专家来校做报告,带领教师去名校考察,召开研讨会,搞社会调查,走访学生家长,向高校征求建议,通过多种方法研究新时期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

  一位教师说,参与课题研究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明确了,脚步也踏实了。“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更应是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不能靠管、卡、压。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然会吸收、消化和改变。”吕丁学对此深有体会。

  明知教科研难,偏向难处行

  一段时间以来,山东省一直在抓规范办学行为,如何在不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每所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吕丁学对此没有畏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为全校教师确立了一个新课题——“三结合高效课堂研究”。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相互听评课、专家指导、教学研讨、课后反思、调查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每学期,学校集中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三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深入推进、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一年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改观。教师总是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教学情境中,兴趣盎然。全校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评课记录、案例反思等,装订成册,形成2立方米多的“书垛”。吕丁学看到教师们这些散发着墨香的手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天,一封学生来信让吕丁学的脸色凝重起来。原来是几个学生联名写信告班主任的状,而且话说得很难听。经过细致了解后得知,原来这位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师生关系搞得非常僵。这种现象引起了吕丁学的深思:这样的师生关系怎么会有好的教育质量?怎么会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于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被确立为全校科研课题,吕丁学为课题总主持人。

  学校以学科组和处室为单位,设立了20多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如师生交流平台的建立与实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学校管理与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课程设置与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等。教师们分别从学校管理、校园活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师德修养、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

  课题组将研究过程的成果和结题报告印发给每位教师分享。一位工作不到两年的教师说,看了这些研究成果,好像一下子成长了10年。

  有一段时间,学校一些年龄并不算大但职称到头的“老教师”表现出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状态,工作不思进取,在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学校曾从奖惩制度、聘任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约束,但收效甚微。

  吕丁学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有针对性地确立一个课题,让这些教师参与其中,岂不是一个改变的过程?

  于是,“老教师激情永驻的策略探究”课题被正式立项。吕丁学带着几位“老教师”通过调查、比较、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分析老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收集老教师宝刀不老的秘诀,归纳各校激发老教师职业情感的措施。有位老教师激动地对吕丁学说,这个课题研究,唤醒了他沉睡的激情,他还要再干20年。

  从此,这项课题被确立为学校40岁以上教师人人都必须要参与的一项研究任务。

  教科研,要用教育质量去评价

  走进吕丁学办公室,有一幅展板特别醒目——莘县实验高中2012年研究课题一览表。表中用不同颜色字体列出了课题级别、名称、主持人、立项时间等。

  吕丁学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这个表格。如果不外出,他第一、二节课时间必定到教室里听课,因为他要跟踪这个表上的课题研究情况。他经常对教师们说,研究要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要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要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科研要用课堂质量去评价。

  学校教科处有一个课题管理小组,专职管理课题研究过程。有位教师因为评职称想提前结束自己的课题研究,拿到结题证书。吕丁学举着手里的课题管理手册说,可以提前,但仍然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走,看看研究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结果,这位教师的课题没有被通过。吕丁学说,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能无米架空蒸,必须搞真实验,出真成果。

  学校规定,每项课题结题时,最重要的是看课题研究效果。

  有位教师一篇论文在某机构举办的全国教学研讨会上获了一等奖,要求在教师节评先时加分。结果,评审小组在验证这篇论文实用价值时发现,这项研究不是从教学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没能很好地用来指导课堂教学,不能作为加分依据。

  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力戒假、大、空,要求课题研究必须以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在2011年山东省首届普通中小学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中,学校有7名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获得了一等奖。为此,学校奖励每人500元,可其中一位教师只领到了300元。他找到校长询问原因。吕丁学拿出一个记录本一板一眼地说,据学校课程中心记载,你开设的专题讲座中,没能给学生讲完这本校本教材,所以奖金中扣除了你没讲完的那部分。

  “让教师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为学生提供素质全面发展的营养,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科研。”吕丁学语气坚定地说。

  如今,教育科研已成为莘县实验高中的一大特色。持续不断的草根式教科研,使学校涌现了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不少实际问题,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生。

  (本文图片由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提供)

  借力教科研助推学校发展

  ■胡方奇

  不少基层校长常常困惑于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发展找不到切入点,想干出成绩,却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利用好教科研这个杠杆。校长、教师要想实现上好课、教好学、育好人、管好学校这些目标,必须借助于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教科研应该成为学校的一种常态化、自觉性工作。

  当然,相对于科研部门的教科研工作,基层学校的教科研更多是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入手的,它的重要特征是“真、小、实”。这些问题往往就存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小得不起眼,看似非常简单,却又实实在在。这些问题,对于校长和教师来说,有着切肤之痛。比如,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如何管理“刺头”教师的问题;教师工作科学性评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班级中特殊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由于这些问题大多因校而异,往往这个问题在这个学校是问题,到了另外一个学校就不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成功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只能借鉴,不能复制,无法拿来就用。因此,要真正解决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扎实开展立足于本校的教科研。

  实践证明,教科研工作对于学校管理水平的促进和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山东莘县实验高中校长吕丁学提出的那样,“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更应是学校的管理方式。”校长通过教科研的引领,通过多种方式和措施,将全体教师的心凝聚起来,将他们引导到关注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上来,使他们心无旁骛、潜心研究,自然而然,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就逐步确立并浓厚起来,学校也因此获得稳步发展。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