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歌入院照曝光 双眼紧闭鼻插
据凤凰娱乐报道,6月25日晚,有网友爆出,“陈凯歌因为...
-
宁财神吸毒被拘审讯画面曝光 圈
记者昨天从北京警方获悉,曾拍摄《过年回家》的著名导演...
-
广西举行独竹漂比赛 展现“一苇
2014年6月21日,在2014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举...
聊城二院首例90岁以上高龄患者穿刺PICC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通讯员 柴秀平 吕守英 2014-06-30 09:38:00
6月17日下午三点,在聊城二院消化内一科病房,该院静脉输液小组组长、两腺外科护士长柴秀平、护士闫潇二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一位91岁高龄病人采用塞丁格技术成功置入PICC导管。这是该院开展PICC技术以来首次为90岁以上高龄患者穿刺PICC,填补了聊城二院90岁以上老人置管的空白。
PICC是一种经肘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用于静脉输液、输血治疗。留置期间每次输液时不用穿刺皮肤,只需直接把针刺入导管端的肝素帽上,用生理盐水冲一下导管,不输液时需要由护士完成每周导管的维护,更换贴膜就行了。PICC置入术彻底解决了穿刺及药物刺激所致的疼痛,携带更安全舒适,并且轻松完成全程治疗,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患者的要求就是二院努力的目标。91岁高龄老人在其他医院曾经使用过锁骨下静脉输液,留置期间避免了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输液的安全。这次患者来到聊城二院消化内一科住院,家属主动询问有没有比锁骨下静脉置管使用时间更长、痛苦更小的导管,护士长张红霞与两腺外科联系后,向家属详细告知置管的风险,家属非常理解,增加了她们为之努力试一试的信心。
减轻患者痛苦是二院共同的责任。近年来,PICC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它既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又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局部组织的刺激及特殊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因此,此技术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普遍好评,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的患者。聊城二院PICC工作开展于2005年,相继开展的科室有血液肿瘤、两腺外科、新生儿科,其他科室一些肿瘤、高龄、肠外营养患者也成功置管,为他们减轻了痛苦,增加了治疗成功的机会,其中两腺外科还开展了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为以往没有置管适应症的患者开辟了输液通路。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