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儿科爆满 应否看急诊可参考分级标准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2015-05-29 08:59:00
眼下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夜间儿科急诊人满为患。李佩青说,该院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急诊分级办法”安排就诊的先后次序,确保最危重的患者能最先得到救治,已经实行了3年多。
手足口病高发儿科爆满 应否看急诊可参考分级标准
眼下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夜间儿科急诊人满为患。珠江新城院区就诊量达到285人次/天,比4月份的每天100多人大幅增加;儿童医院院区更多达300多人/天。
人潮汹涌,但其实每个病人的情况轻重有所不同。据统计,该院3年来40万人次的急诊病例中,超过八成属于非紧急病症,按照分级制度,本来可以选择看门诊,而不必去挤急诊。作为家长,究竟怎样带孩子看急诊才正确呢?
上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发生一宗暴力伤害医护人员事件,一名家长因孩子耳朵流水一个月,欲挂急诊号不果,打伤分诊护士,院方报警后,肇事者最终得到应得的处罚。
急诊为何等这么久
医生、护士每五六天要值两个夜班,两轮后又要强制加一个夜班。人手安排已经最大化。
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儿科急诊主任李佩青表示,近年来,急诊科打骂医护人员的恶性事件有所减少,但是性质有严重化的趋势。有的家长认为,自己“闹一闹,孩子就能先看上病了”,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绝对错误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就诊秩序,才是缩短候诊时间的最佳捷径。
“夜班要全神贯注地处理紧急情况,工作高强度,压力非常大,顶不住就辞职。最近急诊科已有11个护士、3个医生辞职。如果医患关系继续恶化,以后谁给孩子看病呢?”
不时有对急诊分级标准不太理解的家长,质疑为何“急诊还要等这么久”。李佩青介绍,市妇儿医疗中心的夜间儿科急诊,每个院区在上半夜安排2~3个医生值班,下半夜减少为1个,“所有的医生、护士,每五六天要值两个夜班,两轮后又要强制加一个夜班。人手安排已经是最大化了。”
病人按轻重缓急就诊
医院为一二级病人提供绿色通道,三四级病人需要等候。
李佩青说,该院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急诊分级办法”安排就诊的先后次序,确保最危重的患者能最先得到救治,已经实行了3年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对急诊科病例进行了分类,分为:疾病发作(如抽搐、哮喘发作等),突然遭受外伤(如车祸、坠楼等),异物侵入体内(如气道异物、误服电池等),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如昏迷、脸色苍白或青紫等)。
急诊一级: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刻进行抢救,如心搏骤停、惊厥发作、呼吸衰竭、休克、一级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基础疾病急性发作等。
急诊二级:生命体征不稳定,短时间内可能进展为一级的病人,需要尽量在15分钟内接受处理,如严重意识障碍、中度呼吸困难、中重度脱水、开放性骨折、累及血管和神经的外伤等。
医院为一二级的病人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快速到达急诊抢救室。但由于抢救单元资源有限,病人稳定了,就要转移到留观部、住院部、PICU等。
急诊三级、四级:病人需要等候。“尤其是四级,其实属于非急诊病人,可以第二天到门诊专科预约挂号。”实行急诊分级以来,40多万个儿童急诊病例中,实际上有超过八成属于非紧急病例。
责任编辑:林永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