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疗卫生 > 健康要闻

医保额度低,利益未共享 社区和医院难接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2015-01-19 08:27:0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联体 临床路径 比索洛尔 医保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右一)在医联体合作医院北京老年医院指导手术。“医联体应该致力于整合医疗,实现对患者疾病全程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管理,才是真正的分级诊疗,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阎勇建议,在医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国家对医联体的组成结构和运行管理进行顶层设计,比如设计一种机制,保障核心医院实现对松散型医联体成员单位的管理,在财政经费划拨、患者费用分担、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配套,整合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运杰表示,医联体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在完善首诊制的前提下,通过分级诊疗实现对疾病的全程管理。基层医院应该有“首诊路线图”,国家对基层医院的定位不能一刀切。各地医联体应该在试点一段时间后进行阶段性考核,总结经验,剖析问题,使医联体运转得更好,百姓受益更多。

  “目前松散型医联体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合作,从全国来看,还没有做得特别好的例子。主要障碍在于病人双向转诊后利益划分,以及医院和社区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红兵说,有隶属关系的紧密型医联体效果会好一点,但也要防止出现大医院仅仅借此扩大市场份额,而不是真正为百姓健康服务。

  他告诉记者,多年前,曾经有一个松散型的医联体分级诊疗做得很好,每周有专家带着补贴下去,但长期下来因为没有收益,专家人手也紧张,最后不了了之。他建议,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医保上面想办法,比如按照医联体病人数量、疾病风险程度,测算大致的服务单元及费用,进行总额预付。“这样医联体内所有医疗机构都会想办法合作,以降低医疗费用,真正整合了医疗资源,实现利益分担。”

  社区目前诊疗能力仍不强,医联体内并不明确哪些疾病在哪级机构就诊。陶红兵认为,有些社区在慢病诊疗和管理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甚至效果比大医院还好。因此,先从慢性病、常见病开始,制定就诊流程,确定医院和社区联合的疾病临床路径,建立医保、财政、信息、设备、人才等方面利益共享机制。专家认为,只有卫生、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共同推进,核心医院与成员单位在人事安排、财政划拨等方面权责清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将医联体这艘大船推向分级诊疗的对岸,而这也是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有效途径。

  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链 接)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目的是为了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永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