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220015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新闻 > 健康头条

与爱同行 情暖计生特殊家庭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杨文   2015-06-26 10:49:00

关键词:计生;优惠;东阿;爱心

近年来,东阿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格落实计生法定奖励,逐步建立了以经济援助、政策优惠、社会保障、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助体系,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关爱力度。

  近年来,东阿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格落实计生法定奖励,逐步建立了以经济援助、政策优惠、社会保障、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助体系,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关爱力度。 

  真情关爱计生孤儿 

  “小邢霞,最近身体好吗?学习累吗?努力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身体,要多锻炼,多吃饭,那样才有精力好好学习,在生活、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对我说。”5月29日上午,刘集镇党委书记温培峰对狮子宋村孤儿邢霞殷殷的叮嘱着,面带慈父的神情,用那充满父爱的双手轻抚着小邢霞的头,小邢霞一边羞涩地接过温培峰亲自为她准备的书包、文具、水杯等学习用品,一边悄悄的抹去了眼角流出的眼泪, 颤声说:“我会好好学习,谢谢您!” 

  2002年出生的小邢霞是东阿县刘集镇“幸福启航   呵护成长”计生助福项目的扶助对象之一,10岁时失去了父亲,11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她和已经出嫁的姐姐成了孤儿。父母离开了她,姐姐也已经出嫁,她要上学也要生活,残酷的现实让小邢霞失去了青少年本该有的活力,变得寡言少语,现在的她一直跟着已经出嫁的姐姐生活。2013年,东阿县实施计生助福项目了,村里计生协秘书长第一时间为她申请了计生困难家庭扶助,为她经济上提供帮助,镇计生协工作人员与小邢霞结对子进行帮扶,为她申请了孤儿救助,经常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逢节假日,镇计生协工作人员轮流去她家进行家访,和她交心谈心,鼓励她积极向上。201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阿三中。今年刘集镇启动了“幸福启航  呵护成长”,计生协第一时间把她纳入项目范围。 

  亲情牵手失独家庭 

  5.29日下午,东阿经济开发区张太宁村65岁老人张令信的心情异常激动,不善言语的他用那枯瘦的双手紧紧的握着前来看望他的县计生协工作人员,泪水从浑浊的眼睛里流下,在饱经风霜的脸上肆意的流淌。35年前,张令信老人刚满5周岁的独生子因病医治无效死亡,老人的妻子因受打击离开了他,只剩下张令信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家。张令信老人遭遇了人生最悲惨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伤痛,他的精神严重受到了打击,失去了精神寄托的他每天都以泪洗面,经常是一个人在家里发呆。有时候,张令信的哥哥会到村支部哭诉,说老人变得不和人交流了,一些农活也不干了,长此下去怎么办。”村计生协和开发区计生协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想劝说,但是张令信老人拒绝跟人沟通。一直以来,老人靠收废旧品和拾荒为生,家里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地方全被废旧品占据着。在老人心里,唯一能带给他光亮的是晚上点起的一只只滴着烛泪的蜡烛。自东阿县开展计生助福项目以来,张太宁村协会秘书长于第一时间为其申报了国家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并参与了经济开发区的“牵手计划”。县计生协、开发区计生协、村两委每逢节假日,计生协的工作人员都会到老人的家里坐一坐,和他谈心,尽可能和他多一些交流,给他精神上的抚慰。计生协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生活上给予及时的帮助,帮他在家里安装了电灯,每周都会有志愿者去他家里帮他归并他收回来的废旧品,帮他打扫院子,尽可能给予更贴近他生活的照顾,点滴的关爱,温暖了老人孤独悲凉的心,亲情般的牵手,唤起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让失独及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孤儿切实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以及党和国家的关怀照顾,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打造“生育传承希望、助福相伴和谐”服务品牌,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档案,让每一位计生特殊家庭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自2013年实施“计生助福”项目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160800元,共计帮扶人数达146人次。 

  近年来,东阿县不断加大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指导各乡镇相继开展了烛光计划、银龄安康、传林基金“圆梦助学”等十几项计生助福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实效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卫计局局长、县计生协常务副会长任副组长,县卫计局、县计生协会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项目活动领导小组。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计生特殊家庭的信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情况,明确责任,分类组织实施关怀行动。要讲究工作策略,防止负面影响,杜绝矛盾激化,确保关怀行动扎实有效开展。要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到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怀。 

  落实项目实施,完善服务方式。对计生特殊家庭开展“经济扶助、精神慰藉、生活关怀”等力所能及的关怀服务活动。通过发放亲情关爱卡与特殊家庭老人结成服务对子,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模式重点进行关怀帮助。帮扶人员与“关怀对象”要保持联络和沟通,以走访的形式每月询问、了解被帮扶对象的家庭困难和实际需求,做好走访记录,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乡镇计生办、计生协会能自行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由乡镇政府协调镇直相关部门站所共同解决;对经济特困的计生特殊家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对因政策原因确实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赢得“关怀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每逢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及逢生日时,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关怀对象”,送上节日的祝福及礼品。每年为失独和伤残家庭老人提供疾病防治服务,提供血尿常规、心电图、彩超、乙肝等项目的免费体检。对养老方面确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由户籍所在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按照自愿的原则,优先安置入住敬老院。对于育龄妇女在45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和育龄妇女在49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由县财政出资提高扶助金额,在享受特别扶助救助金的基础上每月每人再增加100元的扶助金。 

  加强督查力度,确保实施长效定期召开由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分管计生工作负责同志、基层计生干部、协会会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有关项目信息,研究改进措施,确保帮扶项目健康发展。对被“关怀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计生特殊家庭的满意程度,并及时反馈,以提高项目开展的效果。(杨文)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林永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