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林永海
喜怒悲恐也能治病吗?是的,利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治病,是中医心理治疗的特色,医学上叫做“以情胜情”或“以情胜病”。古代医家对此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戏秀才 丹溪用喜胜忧
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曾遇见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即亡妻,秀才终日悲伤哭泣,忧愁伤感,日久成疾,请了许多医家,治疗无效。朱丹溪给他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身孕已有几个月了。秀才听后,哈哈大笑,觉得一代名医竟说出如此荒谬的话,实在可笑。从此以后,他常到处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与听者一起纵声大笑。不久,他的病也渐渐地好了。这时,他的家属才告知他朱丹溪事先说用嬉笑的方法来治疗忧思病。
借悲胜喜 太医妙手
清代《冷庐医话》记载世代为农的李大谏考取了举子,他的父亲大喜过望,笑而不止。不久,李又考取了进士,他父亲更是乐不可止,笑病十年,也没有治好。李大谏将此事告诉了太医,太医即派人告诉李的父亲:李大谏得病死了!其父得此消息,如雷轰顶,悲恸欲绝,其笑即止。后来,太医又派人告知:李大谏又被救活了,于是李的父亲也不悲伤了,笑也未再发作,病也就好了。
以惊定惊 子和高明
金元四大名医之一张子和,也是有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当时一名叫卫德新的人,其妻因惊而得病。不论什么时候,听到什么响声都害怕,甚至昏厥。请了许多医生,都没有治好。张子和令人备制了一术棒,于诊脉之后,面对病人突然猛击木几,病人猛然受惊。停一会儿,说话间又猛击木几一下,病人再惊。后如此多次,病人对声响不太害怕了,又令人以木棒击窗等,每天反复敲击,病人惊恐病渐渐止住,后来竟然完全好了。《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常见之必无惊。这种心理疗法,中医称为“以惊定惊”。(程菊珍)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林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