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坊

陈招娣因病去世

来源:光明网   作者:   2013-04-02 11:28:00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昨日确认,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前中国女排国手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下午逝世,享年58岁。

  排管中心在发表的书面声明中表示,作为老一代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代表,陈招娣为中国女排在世界上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为中国女排“全面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声明中说:“陈招娣同志是体育界在军队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她的英年早逝是全国排球界的一大损失,我们为失去招娣这样的好同志而感到十分悲痛。”

  得知陈招娣去世后,排球界纷纷哀悼这位老女排的国手,陈招娣当年的队友郎平在微博上表示:“还记得1981年我们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那次,咱俩是室友,决赛前你腰伤复发但咬牙坚持拼完五局,是我们扶着你走上领奖台的。你顽强的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非常想你 !我们来世还做队友!”

  陈招娣生于1955年,浙江杭州人,1973年入选八一女子排球队,1976年入选由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在队中担任二传和接应,是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她是中国女排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队中的核心队员。为中国女排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获世锦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至1987年间,陈招娣担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带队获得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冠军,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第三名。培养出赖亚文、崔永梅、毛武扬、李云武等中国女排的优秀运动员。此后,她担任过中国女排的领队,与当时的主教练胡进一起,带领中国女排获得了1989年世界杯第三名、亚洲锦标赛冠军、1990年世锦赛亚军、亚运会冠军、1991年世界杯亚军、亚洲锦标赛冠军。

  1993年以后,她长期担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和顾问,在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

  /她的故事!/

  享“独臂将军”盛名曾上语文课本

  陈招娣1973年进入八一女排,三年后入选由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思想过硬、作风顽强的她在比赛中敢打敢拼很快成为球队的骨干力量,是中国女排成功冲出亚洲进而在世界排坛绽放光彩的核心球员。

  1978年从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时,陈招娣左臂挠骨首次受伤。次年6月亚洲俱乐部冠军日本日立队访华与中国队在太原展开激战,当时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奥岛圭子大力扣中受伤部位导致挠骨断裂。两个月后的第四届全运会,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带伤出战单手比赛,自此她就有了“独臂将军”的美誉。陈招娣的拼搏精神由此可见,正是对事业的认真、执着,造就了她日后的辉煌。

  暮色由淡到浓,不久就黑下来了。馆里灯火通明,姑娘们刚刚练完球,汗水湿透的衣衫紧紧地贴在身上。白色的排球撒满一地,姑娘们正弯腰捡拾着。“谁还想加练一会儿?”教练袁伟民冲着这群疲惫不堪的姑娘大声问道。“我加练一会儿!”一位灵巧秀气的姑娘抬起头来,抢先回答。她叫陈招娣,家住西子湖畔,是一位典型的杭州姑娘。——上面的文字摘自初中语文课文《苦练》。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名将,陈招娣的事迹广为人知,以她为主人公的《苦练》一文甚至出现在课本中,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楷模。

  战胜病魔重回女排任领队

  随中国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两夺世界冠军后,陈招娣于1983年退役成家进入北京体院读书。毕业后陈招娣先后出任八一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执教中国青年女排时,陈招娣曾经带队获得亚青赛冠军和世青赛季军,为中国女排培养了赖亚文等众多年轻选手。

  告别中国青年女排后,陈招娣任职于总政文化部。在此期间,陈招娣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坚强的她并没有被病魔打垮。在经历了两次手术之后,陈招娣以英勇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顽强战胜病魔重回工作岗位。

  1989年至1992年期间,陈招娣担任由胡进执教的中国女排领队。精通业务、工作认真、管理严格的陈招娣在队内享有极高的威望,她配合主教练胡进在球队的技战术训练和日常管理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陈招娣担任中国女排领队期间,中国队在两届世界杯上斩获一银一铜,世锦赛荣膺亚军,亚锦赛和亚运会上也都顺利加冕。

  获封体育界首位女少将

  年轻时的多年苦战让陈招娣落下一身伤病,这也成为她在排球一线奋战的阻碍。虽因病在女排一线执教时间不长,但陈招娣在回到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后依然秉承了严于律己的优良传统,工作成绩出色的她在2006年获封少将军衔成为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对此军衔,陈招娣曾坦言:“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对于陈招娣而言,晋升为少将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陈招娣的英年早逝是中国排球界的一大损失。感谢她多年来为中国排球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她们好吗?/

  五连冠“老女排”

  姑娘们今何在?

  曾为我们赢得五连冠的中国“老女排”,她们现在还好吗?1984年起,“老女排”的姑娘纷纷退役,2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昔日让举国若狂的女英雄们,有的久居国外,有的成了商场精英,有的供职政府部门,也有的只是平凡的妻子和母亲。

  退役后超过一半选择出国

  1984年曾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的女排队员们,退役后有一半以上选择了出国。“铁榔头”郎平,1986年退役后先到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学英语,1987年4月以公派自费身份到美国留学。从国内到国外,从运动员到教练,多重身份的转换也让郎平丧失了很多东西。她曾经说:“哪怕做个家庭主妇,有健康,有家庭,就是幸福。”被中外记者称作中国女排“秘密武器”的主攻手侯玉珠1986年退役后,1990年去了德国,1994年年底在海外漂泊了近5年的她回国,回到福建之后一直在福建省体育局工作。当年的二传手杨锡兰1989年退役后,长期住在国外。被誉为“天安门城墙”的副攻手周晓兰,在洛杉矶奥运会后退役,1995年随丈夫定居美国。中国的“山口百惠”杨希出国更早。1982年,26岁的她就从国家队退役,随丈夫到美国读书。回国后杨希投身房地产,创办了“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她已是“老女排”的首位富姐。

  孙晋芳从政之路顺当

  留在国内的“老女排”队员,有的当了国家干部,有的下海经商,大部分人已经淡出公众视线。来自四川的张蓉芳,如今已经是排协副主席,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老女排”的副攻手朱玲如今是四川省体育局局长。“老女排”第二任队长孙晋芳的为官之路比较顺当。1983年,有“神二传”之称的孙晋芳因伤退出国家队,那时她28岁。后来,她出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2001年年初,孙晋芳开始主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2003年,为备战雅典奥运会,体育总局又将她调入国家网球管理中心,担任主任至今。“无声手枪”张洁云现为江苏省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人称“小孙晋芳”的周鹿敏,1997年后在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从事行政工作。

  曹慧英生意做到国外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下海热”,刚退役不久的女排姑娘们,也有不少人赶上了这趟历史快车。梁艳随着那股经商浪潮“下海”后,创办了“梁艳体育广告公司”,在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上,她的公司都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广告代理。曹慧英也被这股风吹到了“海里”。上世纪90年代初,曹慧英辞职随丈夫一起办公司。2007年以后,曹慧英全家移民加拿大,生意也跟着做到了加拿大和美国。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新浪体育、搜狐体育等)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