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侯晓
企业包下整趟高铁列车,五百余人浩浩荡荡开启团建之旅——这颇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近日在四川真切上演。从眉山驶向松潘的C4026次定制列车,不仅承载着欢声笑语的企业员工,更承载着铁路服务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深刻变革。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曾几何时,“铁老大”的称呼折射出铁路在人们心目中刻板、高冷的形象。运力紧张时,能顺利买到一张普速列车的站票已属不易,更遑论为团体旅客量身打造专属服务。而如今,从演唱会专列、研学专列到这次的“企业团建专列”,铁路部门正以“需求导向、快速响应”的灵活姿态,主动拥抱市场。一个电话提出需求,后续的票务、餐食、乘车细节便能得到迅速反馈和细致沟通,这背后是服务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这趟定制列车的“定制”二字,体现在全程服务的颗粒度上。眉山站的专属服务岗与增派力量,保障了大客流下的井然有序;成都客运段的热链餐食与主题娱乐活动,让旅途本身成为团建的美好一环;松潘站“高铁+大巴”的无缝衔接,则消除了“最后一公里”的焦虑。这些细节共同编织成一张温暖的服务网络,让出行不再是任务的附庸,而成为舒适体验的一部分。正如企业员工感叹的“安排非常有序”“各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用户的真实获得感,是对服务升级的最高评价。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更进一步看,“包高铁去团建”的顺利成行,是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生动缩影。它精准切中了当下企业对于大型团建活动“安全、便捷、体验佳”的核心诉求,将铁路的规模化运输优势与个性化服务能力完美结合。这既是铁路部门开拓市场、创造增长点的精明之举,也是其回归服务本质,在市场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冰冷的钢轨与火热的需求相遇,便能碰撞出共赢的火花。
一列车,也是一扇窗。它映照出中国铁路不再仅仅满足于担当国民经济大动脉,更致力于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载体的发展方向。当铁路出行变得“更有温度、更显舒适、更添温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车轮滚动向前的速度,更是一个行业与时代同频、与用户共情的温度。期待这样的“定制”越来越多,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美好体验的起点。(供稿人: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工务段线路工 张秉武)
注:《光岳时评》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在山东聊城开设的第一档网络时评类栏目,关注你关心的事,说出你想说的话。《光岳时评》不限评论地域、不限评论角度,可以是经济评论、时政评论,可以是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可以是鼓舞型评论,也可以是批评型评论;还可以是短评或微评……一个观点、一个建议、一段话、一行字,都有机会被纳入《光岳时评》,都有机会成为聊城奋进崛起进程中的建言者和建设者。投稿邮箱:1002498835@qq.com
初审编辑:杜静
责任编辑: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