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岳时评|深挖内涵 政策加持 聊城文旅迎来新年 “开门红”

2025-02-19 10:1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潇潇

  大众网评论员 杨潇潇 聊城报道

  2月1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春节前后聊城文旅促消费有关情况进行发布,聊城以火热的文旅市场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无限的潜力。

  春节期间,聊城全市共接待游客264.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全市重点监测的20家景区、文博场馆游客接待量和营收更是同比大幅增长,共接待游客314.58万人次,实现营收9318.61万元。

  这一 “开门红” 背后,是聊城市在文化特色挖掘、惠民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成果,折射出聊城在创新文旅路径、激活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潜能上下足了苦功夫。

  农历正月初二,一场持续十余天的民俗文化节在水上古城开启,聊城11个县(市、区)、开发区的92支演出队伍、140余个民俗项目轮番上演,剪纸、面塑、糖画等传统技艺现场展示,吸引广大市民游客超百万人次;

  在临清,“年味庙会”“沉浸演艺”“古城胡同游”等特色“冬游临清”贺年会活动,让东宛园、运河钞关等景点再次火爆“出圈”,“天下运河·非凡临清”“猫在临清·韵味食足”等城市IP越发响亮;

  为一场秀来一次CityWalk,春节期间,聊城市免费举行新春无人机灯光表演,不少市民游客走出家门,漫步夜晚的东昌湖畔,在湖水倒映下,欣赏到这场完美融合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新春祝福等元素的无人机表演;在高新区,夜幕降临后迎来新一波的热闹,市杂技团杂技嘉年华、九州洼月季景区杂技演出、打铁花等特色活动深受群众和游客的喜爱;

  深挖文化内涵,丰富产品供给是聊城文旅成功的关键一招,在民俗文化、景区特色、夜间市场的全方位发力下,聊城文旅的独特风貌愈发被勾勒清晰。这也透露出,聊城文旅正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转向更加有特色文化的“沉浸式旅行”。

  对于城市而言,文旅产业要想掀起热潮,并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热浪”,机遇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全方位提升配套设施、服务品质、文化氛围等,增强游客的舒适度和丰富度。在聊城,惠民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

  1月18日至2月28日期间,聊城联动焦作、晋城、洛阳、安阳、济源“山河”3省6市,整合179家A级景区实行了门票互免优惠,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南、河北游客占比跃居聊城市省外客源市场前2名;

  在配套优惠方面,聊城组织3A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温泉、等级民宿、旅行社等文旅企业,开展“惠享齐鲁”文旅利企惠民活动,对银联“云闪付”平台支付的文旅类消费予以“双重”减免。春节期间,共产生优惠5000余笔,直接消费200余万元。

  文旅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美好生活的“必需品”。政策实实在在地让利于民,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消费意愿,更为聊城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以流量促增量,聊城文旅以政策为笔、文化为墨,绘就了一幅文旅蓬勃发展的繁荣画卷,这背后的合力之举,正是聊城对文旅产业深度理解与精准把握的生动实践。

  从东昌湖畔的民俗体验到临清宛园的沉浸游玩,从非遗传承到美食分享,从景区提质升级到跨区域联动合作,每一幕新场景的解锁,都彰显出聊城“文旅兴市”的自信与坚守,奋进着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力量。相信聊城将继续走好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从 “开门红” 到 “长红”。(图片来源:文旅聊城)

  注:《光岳时评》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在山东聊城开设的第一档网络时评类栏目,关注你关心的事,说出你想说的话。《光岳时评》不限评论地域、不限评论角度,可以是经济评论、时政评论,可以是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可以是鼓舞型评论,也可以是批评型评论;还可以是短评或微评……一个观点、一个建议、一段话、一行字,都有机会被纳入《光岳时评》,都有机会成为聊城奋进崛起进程中的建言者和建设者。投稿邮箱和电话:758289197@qq.com和0635—8229595。欢迎喜爱评论写作的人士加入大众网·海报新闻聊城特约评论员大家庭。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侯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