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基因铸魂脉:沂蒙精神与老党员的精神传承

2025-07-23 16:34:14 来源: 网络 作者:

  在“星火?微光”志愿服务队的“三下乡”行程中,红色精神的追寻与传承是最为厚重的篇章。从走访慰问老党员到参观革命纪念馆,志愿者们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与场景中,深刻感悟着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也见证着这种精神在老党员身上的生动延续。

  走访老党员:触摸岁月深处的信仰之光

  7月19日上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志愿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当地村庄,拜访了数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党员。这些老人如同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对党的忠诚与奉献,每一字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80多岁高龄的徐广珍、徐希峰、范学英、徐元德四位老人,党龄均已超过50年。他们的脸上布满皱纹,双手粗糙却有力,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更是为乡村建设、为群众服务的见证。70岁的退伍军人徐文庆,有着49年党龄,当他回忆起在祁连山当兵的日子,眼神瞬间变得坚毅。“那时候条件苦啊,冬天零下几十度,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高原上巡逻站岗。”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和战友们从未退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用青春热血践行着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82岁的侯德存,党龄长达58年,曾服役于南昌特务连。提及入党经历,老人的声音变得格外激动:“那时候能入党是多大的荣耀啊!连长亲自介绍我入党,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这辈子都要听党的话,跟党走!” 在特务连服役期间,他严守纪律、刻苦训练,执行过无数次危险任务。无论是潜伏侦察还是紧急救援,他都冲锋在前,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这些老党员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入党故事和奋斗历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让志愿者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参观纪念馆:在历史长河中感悟沂蒙精神

  当日下午,志愿者们来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探寻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踏入纪念馆的瞬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馆内的一幅幅历史图片,定格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珍贵瞬间;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衣物等实物,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的壮烈场景。

  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一个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愈发清晰。周纯全在突围过程中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始终将战友的安危放在首位,带领大部队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陈明和辛锐夫妇,这对革命伴侣在危急关头毅然选择留下来掩护大部队撤退,最终壮烈牺牲,他们的爱情在战火中升华,他们的精神让在场的志愿者们热泪盈眶;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抗日事业,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这份跨越国界的正义与担当,令人动容。

  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所孕育和彰显的沂蒙精神,是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沂蒙人民倾尽所有支援前线,用小米供养革命,用小车推送胜利,与革命军队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鱼水深情;是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革命先辈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更是坚守信仰、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革命先辈们对党的忠诚从未动摇,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从未改变。

  精神共鸣:老党员与沂蒙精神的一脉相承

  走访老党员与参观纪念馆,看似是两次不同的活动,却让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一脉相承。老党员们的经历,正是沂蒙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延续与传承。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与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老党员们在艰苦岁月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的沂蒙精神。徐文庆在退伍后,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带领村民修路引水,改善生活条件;侯德存回到家乡后,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主动调解邻里矛盾,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用自己的余热温暖着身边的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志愿者们在与老党员的交流中,在纪念馆的参观感悟中,找到了精神的共鸣。老党员们对党的赤诚之心,与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本质上都是对信仰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这种精神跨越了时空,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精神动力。

  薪火相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通过走访老党员和参观纪念馆,志愿者们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洗礼,对沂蒙精神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这些老党员和革命先辈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是红色精神的鲜活载体。

  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沂蒙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财富。老党员们如同火炬,将沂蒙精神的火种传递下来,而青年一代则要接过这把火炬,让它在新时代继续燃烧。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以老党员和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要心怀家国情怀,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夕阳西下,志愿者们结束了一天的红色之旅,但心中的红色火焰却愈发炽热。沂蒙精神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老党员们的事迹是其中璀璨的浪花,它们共同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着青年一代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卞玉薇)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选择参考。】

初审编辑:张令可

责任编辑:李春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