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中国破冰船辟出1公里跑道 “雪龙”号静待突围

来源:新华社   作者:   2014-01-06 09:39:00

关键词:雪龙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 海冰变化 号船长 破冰船

记者跟随海冰组先遣队乘坐“雪鹰12”直升机,从“雪龙”号上起飞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附近冰面,然后到“南极光”号附近冰面。1月2日下午,“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飞行6架次,成功将被困的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所有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

“雪龙”号停泊在俄罗斯船附近等待救援时机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雪龙”号停泊在俄罗斯船附近等待救援时机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雪龙”号救援追踪报道

  北京时间1月2日19时30分,我国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雪龙”号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号船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目前,已成功实施救援的“雪龙号”自身遭受浮冰围困,4日,“雪龙”号停泊在密集浮冰区,距离最近的清水区约21公里,船上101名人员安全,物资补给充足。为了保证船舶安全,“雪龙”号在浮冰中开辟了一条长约1公里的“破冰跑道”,等待天气有利时机,破冰突围。

  从组织营救到撤回受阻再到组织突围,跟随考察队的新华社记者见证了整个过程。

  综合新华社1月5日

  救援时刻

  2013年12月25日凌晨5点50分

  收到俄船最高等级求救信号

  2013年12月25日,“雪龙”号正航行在南大洋海域,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前往罗斯海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当天凌晨5点50分,值班驾驶员突然接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的电话:一艘载有74名人员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纬66度52分、东经144度19分的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威胁船只及人员安全,情况危急。同时,“雪龙”号也收到了这艘俄罗斯客船发来的最高等级的海上求救信号。

  俄罗斯客船遇险冰区有十成的浮冰,厚度在1-2米,是两年以上冰龄的多年冰,大浮冰的直径达到25-200米。

  2013年12月27日

  刚辟出清水道浮冰很快就闭合

  “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接到消息后,立即指挥值班驾驶员将计划航线向东南方向调整,以十五节的最大航速,前往俄罗斯客船遇险地点。同时,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同意“雪龙”号前往俄罗斯客轮遇险地点对其进行救助。

  “雪龙”号靠近俄罗斯客船的过程非常艰难。坚硬的大块浮冰铺满了海面,几乎看不到清水,浮冰最大厚度有3-4米,而且流速很快,“雪龙”号刚刚破冰开辟出清水道,浮冰很快就闭合起来。浮冰上还有厚厚的积雪,给“雪龙”号破冰又增加了难度。

  从2013年12月27日早上9点进入浮冰区到下午5点,“雪龙”号只能以一、两节的航速破冰前进。

  2014年1月2日

  “雪龙”与俄罗斯被困船保持联系

  瞬息万变的南极天气在2014年1月2日终于转晴。灿烂阳光照在白茫茫冰面,紫外线极强,分外耀眼。为了这种好天气,“雪龙”号整整等待了6天。自从2013年12月27日第一个赶到围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这片密集浮冰区,“雪龙”号一直与俄罗斯被困船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保持密切联系。

  记者亲历

  模板搭建直升机临时的悬停平台

  考察队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先派遣应急救援海冰工作组队员到俄、澳两艘船附近冰面实地勘察。海冰组先遣队除了携带冰雷达等探冰设备,还携带了二十多块长条木板,塞满了直升机的机舱。

  可别小看这些普通的木板,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南极考察在海冰运输中的架桥铺路,都需要用木板减轻海冰表面积的压强。因此,每次考察队都会准备很多木板。没想到的是,这些木板在这次在海冰救援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冰厚度和强度满足直升机起降安全条件下,海冰组队员用木板搭建,一个直升机临时的悬停平台。

  记者跟随海冰组先遣队乘坐“雪鹰12”直升机,从“雪龙”号上起飞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附近冰面,然后到“南极光”号附近冰面。

  直升机左轮刚落下,就陷下去一大半

  随着直升机徐徐下降,坐在后舱的窗口向外望去,冰面上的雪被冻成了“雪晶”,虽然没有被吹起雪雾,但显然不足以承担直升机的重量。记者清楚地看到,直升机的左轮刚落下,就陷下去了一大半。驾驶员赶紧将直升机提起来,保持住平衡,悬停在冰面。

  1月2日下午,“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飞行6架次,成功将被困的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所有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

  当最后一个飞行架次终于圆满完成,在“雪龙”号驾驶台的甚高频里,先后传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和“南极光”号的感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感谢‘雪龙’号,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救援工作。”

  救出当晚直升机组许多人都喝醉了

  2日晚,直升机组的许多人都喝醉了。他们说,想起这一幕每个细节都非常后怕。在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鹰12”直升机的前辈“雪鹰”号在南极折戟,就是因为在冰面上降落时失去平衡,旋翼打在冰面上,瞬间造成了机身损毁。而如果高度旋转的旋翼风直接将木板吹起来,砸在了人的身上,后果也不堪设想……

  成功完成俄罗斯船只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长在第一时间给“雪龙”号船长发来感谢邮件,他说:“你们的合作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不仅体现了人类航海中的互助精神,也体现了《南极条约》精神。虽然我们船现在还很困难,但在你们救助精神的鼓舞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从冰封的南极摆脱困境。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向你们当面言谢。”

  现状

  救援成功后“雪龙号”受阻

  然而,“雪龙”号1月3日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却受阻。记者看到,一夜之间,“雪龙”号右舷密集的浮冰区里,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座平顶大冰山,冰山长达一公里左右,还在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最近距离“雪龙”号仅1.2海里,横亘在“雪龙”号撤离路线的前方。

  4日,“雪龙”号停泊在密集浮冰区,距离最近的清水区约21公里,船上101名人员安全,物资补给充足,等待天气有利时机,破冰突围。

  据有关部门会商,1月6日可能有一次天气和海冰变化过程,有望为“雪龙”号船脱困带来有利条件。

  驰援

  美国破冰船受命救援中俄科考船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1月5日早发表最新声明说,该局已要求美国海岸警卫队“北极星”号破冰船前往南极联邦湾,协助救援遭受浮冰围困的中俄两艘科考船。

  据悉,“北极星”号去年12月初已在前往南极途中,目前正停靠在悉尼港口。澳海事局声明说,“北极星”号已接受澳海事局请求,将于5日从悉尼出发,前往出事海域。澳海事局预计,根据天气和冰面情况,“北极星”号将在7天内抵达出事海域,协助救援。

  “北极星”号前往南极的原定任务是在麦克默多湾开辟出一条运输通道,便于补给船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学研究站运送食物、燃料等。澳海事局表示,“北极星”号将在本次营救工作结束后,恢复执行原定任务。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