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今起实行无理由退房 让“包
恒大地产昨天正式宣布,自4月16日8时起,恒大全国所有楼...
-
甘肃天水城区发生3.8级地震 暂
(记者 冯志军)10日凌晨,甘肃天水市城区发生3.8级地震。...
-
浙江省温州市副市长孔海龙接受
温州市副市长孔海龙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被豪宅"充斥成交 一季度北京高端市场成交暴涨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2015-04-17 07:34:00
从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豪宅市场的表现来看,北京高端市场成交量暴涨,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高端住宅成交114套,与往年同期30套的成交量相比,暴涨2.8倍。开发商对于别墅产品的供应也在急剧收缩,今年一季度北京别墅市场仅有2个项目入市,环比2014年4季度减少7个,同比2014年1季度减少9个。
自从去年底就被市场关注并预测将于今年开启的“豪宅大战”,目前第一阶段的战果已然汇总,但称为“大战”似乎还颇有些勉强——一方面,随着改善型需求的入市,许多在去年开始推盘的高端住宅陆续收获成交,第一季度北京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住宅成交114套,与往年同期30套的成交量相比,暴涨2.8倍,刷出了这一市场的存在感;但与之同时,目前在售的高端住宅基本是去年开推的,今年2、3月间的新增供应为零,“大战”似乎并不确切。
究竟是未到开盘期,还是继续在等政策,抑或今年的“豪宅大战”压根是一个假命题?拜“3·30新政”所赐,对于并不追求“速度与激情”的高端市场而言,发力时机尚在未定之中。
“被豪宅”充斥成交
一季度高端市场成交暴涨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将入市的单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的纯新盘接近20个,其中预估单价超过10万元的项目也高达13个,将提供顶豪房源千套之多,达到历史高峰。相比此前这一区间市场每年不到200套的成交量,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是“顶豪元年”。
从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豪宅市场的表现来看,北京高端市场成交量暴涨,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高端住宅成交114套,与往年同期30套的成交量相比,暴涨2.8倍。
不过,如果仔细分析成交结构,会发现这一“暴涨”中或多或少有些巧合的成份,在高端项目超过80亿元的成交额中,盘古大观的成交就达96套,均价为107705元/平方米,总金额为68.17亿元。如果刨除这单一爆发性事件,大部分顶豪的销售套数都在个位数。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刨除盘古大观集中成交的因素,今年1季度的豪宅成交水平其实只是与往年相若,甚至平平。
不过,虽然“顶豪”的成交水平暂不足以支持“豪宅大战”已经到来的论断,但在入门级高端住宅市场上,成交却欣欣向荣。亚豪机构的数据显示,仅在3月份,北京59个报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的公寓中,共有24个公寓产品实现成交,累计出售189套公寓产品,成交总面积达2.91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上涨87%、86%。
但是冷静分析后不难发现,3月的高端公寓的整体成交均价为61617元/平米,环比下降了19%,可谓大幅下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入门级产品的占比太高,在成交中,套均总价在1000万元以下的房源共成交105套,占总成交量的比重为56%,套均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则占比高达68%。
这在事实上说明,豪宅市场的高端消费需求并没有一夜之间凭空增加,更多的购房人是在购买改善型和入门高端住宅之间重合的产品。这类客群“被豪宅”的特征突出,总体购买力有限,而正是如此,“3·30新政”带来的首付降低等效应才对其购买行为发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渐去渐远边缘化?
别墅市场还在等风来
针对第一居所的公寓豪宅市场还在引而不发,主打“第二居所”的别墅豪宅市场更不景气。亚豪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别墅市场共实现成交344套,环比2014年四季度减少了近五成,而同比去年一季度,也减少了四分之一,并创造了2008年之后,近7年来的一季度成交新低。
另外,开发商对于别墅产品的供应也在急剧收缩,今年一季度北京别墅市场仅有2个项目入市,环比2014年4季度减少7个,同比2014年1季度减少9个。
分析机构认为,别墅市场受限购和需求透支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消耗需求的阶段;另外,由于周转慢、占用资金高,开发商越来越倾向的高周转路线很难实现于别墅市场,供需双方都“冷淡”的态度造成了市场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梁建国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ewm.gif)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rx.gif)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