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房产新闻

税总扩大范围 不动产转让跨境避税将遭重击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5-02-10 07:51:00

关键词:不动产 跨境 股权转让 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

通过间接转让我国财产的交易,规避缴纳企业所得税,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逃避税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股权避税的问题,2009年12月税务总局在《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698号文)中提出了反避税应对办法。

  通过间接转让我国财产的交易,规避缴纳企业所得税,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逃避税的重要手段之一。税务总局近日明确,间接转让财产交易的范围从股权转让延伸到中国境内不动产和其他中国财产的转让。专家称,这意味着此后跨国公司利用不动产转让的交易来进行跨境避税的行为将迎来监管重拳。

  上述内容是国家税务总局[微博]近日发布的《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7号公告)所做出的规定。7号公告对间接转让财产交易适用一般反避税规则的范围、合理商业目的判定要素、纳税义务、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加强跨境税源管理、打击国际逃避税。

  近年来,跨国公司利用各种税务筹划方案逃避税的情况愈演愈烈,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05年至2012年,我国每年通过反避税挽回的损失从4.6亿元升至346亿元人民币。

  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红利和相当部分财富累积到了不动产、股权等财产价值中,这些巨额的资本增值形成了我国非常重要的跨境税源。按照我国现行税法的一般规定,非居民企业直接转让中国财产需要缴纳所得税,而间接转让不需要。一些纳税人出于避税的目的,将直接转让我国财产的交易包装成间接转让交易,从而规避缴纳我国企业所得税。

  针对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股权避税的问题,2009年12月税务总局在《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698号文)中提出了反避税应对办法。698号文仅涵盖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与此不同的是,7号公告重新对适用范围进行定义,从股权转让扩大为中国应税财产。而这里的中国应税财产是指非居民企业直接持有,且转让取得的所得按照中国税法规定,应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在中国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资产、中国境内机构、场所财产以及中国境内不动产。

  “7号公告将间接转让交易的范围从股权转让延伸到中国境内不动产和其他中国财产的转让。”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一份政策解读报告中分析称,“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其他类似权益’,作为股权的补充内容,该项补充适用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至合伙企业和信托,甚至,在极端处理方式下,转让其他经济利益也可能被认定为‘转让其他类似权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建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