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秒日本拳王被干倒在地 少林武
一龙20秒ko对手,拳风如雨选手被打致吐血昏迷不醒。中国...
-
万庆良“最爱会所”重开 现28元
目前重新营业的品云观景餐厅也进行了调整,推出了98元的...
-
2015年除夕当日火车票开售 抢票
12月21日,一名记者在中国铁路客票系统(含12306互联网...
住建部工作会未明确提楼市调控 被指去行政化迹象明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4-12-23 08:18:00
近些年,“限购”、“限贷”、“限价”等“限”字头的行政性政策多次被官方使用,随着今年以来楼市进入调整期,这些政策正逐一松绑。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面完成了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完成26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中新网12月22日电(房产频道 马榕) 日前,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总结了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任务作出了“两点要求、六个突破”的部署。陈政高表示,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5年工作部署中,前几年该会议频繁提及的 “房地产调控”、“房价”、“限购”等词汇并未涉及。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会议依然传递出了2015年楼市调控的一些信号。
信号一:“注意地区差异” 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
在总结今年房地产市场情况时,陈政高说,“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一方面,房地产业的走势,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经济运行。”
在此基础上,陈政高表示,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5年强调“注意地区差异”,意味着楼市政策调控主体将下放。事实上,这在今年楼市调控中已有体现。“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及时调整了限购、差别化信贷等政策。”陈政高说。
结合2015年总体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提出,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2015年以“去库存”为主要目标的相关利好政策还有可能出台,而地方政府将依据各地实际,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透露出,2015年房地产将在一个较小波动范围内运行,“既给予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空间,也进行一定的约束。”
信号二:提出“两个相当数量” 未涉及房地产调控
陈政高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相当数量的新市民的住房问题还没有解决,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对改善性住房条件还有新的期待。”
针对两个“相当数量”的表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保持宽松状态。“未来改善需求入市门槛还将放低,楼市整体继续松绑依然是趋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目前仍然执行限购的北京等城市,也存在放松的较大可能性。
近些年,“限购”、“限贷”、“限价”等“限”字头的行政性政策多次被官方使用,随着今年以来楼市进入调整期,这些政策正逐一松绑。
在2015年工作部署中,也并未像前几年一样明确提及“限购”、“房地产调控”等关键词。胡景晖认为,这一改变意味着,随着市场情况的转变,政府对于楼市的思路和态度显著变化,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方向明显。
信号三:创新住房保障方法 明年开建保障房700万套
在2015年工作任务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为重点内容。陈政高表示,2015年将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要打好独立工矿区及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实现在2015年基本完成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在2017年基本完成独立工矿区棚户区改造任务。
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面完成了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完成26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另外,陈政高强调,要狠抓公租房的配套设施建设,并要创新住房保障工作方法,“既要按需新建公租房,又要注意通过市场筹集房源,实现“补砖头”、“补人头”并举,提高住房保障的效率。”
胡景晖认为,保障房建设量的增加、公租房房源渠道的拓宽,可能会使楼市库存消化的压力加大。但“通过市场筹集”公租房源,对于部分供大于求的城市和地区来说,也可能成为高企库存转化为公租房源的一条通路。(中新网房产频道)
责任编辑:郭显彪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