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播改名后复出 黄海波获释后
澳亚卫视近日举办2015年广告推荐会,副台长、澳亚卫视广...
-
二代身份证存缺陷 危险漏洞让身
针对媒体报道的“二代身份证存在先天缺陷”的问题,公安...
经济学家避谈房地产:我更愿聊聊股市金融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赵莹莹 2014-12-09 08:01:00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让因财富缩水而惊慌失措的中产阶层想多知道一点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经济学家因而被视为“灯塔”。“后来,我们才发现,不止这一位学者,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今年都不太爱说房地产,而偏爱大财经话题。
“能不办则不办,实在要办规模要缩小。”宏观经济大势的起伏,影响到了岁末的年会和论坛市场。记者调查发现,往年忙于“走穴”的经济学家,今年行情有所转淡。有意思的是,过去最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今年却成了不受待见的话题。
经济学家“走穴”行情淡了
“未来的金融政策是否会继续松动?”“明年的房价会不会涨?”“股市的牛市会持续吗?”……在公众眼中,二、三线的娱乐明星也许不认识,可高深的经济学家一定耳熟能详。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让因财富缩水而惊慌失措的中产阶层想多知道一点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经济学家因而被视为“灯塔”。每到年末,一众经济学家也都会奔赴各类经济论坛,为行业发展把脉开药方,或是对未来经济形势做预判。洋洋洒洒地讲上个把小时,公众努力聆听,以期从中寻到线索;经济学家则从频繁的“走穴”中,收获年终红包。
今年年末,记者发现经济学家的身影少了。“宏观经济形势不好,花钱办年会和论坛的企业也少了,经济学家的行情比前两年淡了许多。”一位从事会展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几天前,这名人士拜访了多年来合作办年会的一家公司。结果,对方告知,由于公司预算有限,今年的年会思路是“能不办则不办,实在要办规模要缩小。”
据介绍,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已不止一家。曾经每到周末就有大小活动的12月,今年实在是冷清不少。“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不太好,企业都不愿花钱;另一方面,大伙儿普遍觉得,年会、展览、论坛的品牌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钱花出去后的回报大不如前。”该人士介绍。
经济学家避谈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曾经被中产阶级视为最重要的累积财富手段之一,有关房地产的言论也特别容易引起关注。不过,今年经济学家们却齐刷刷地避谈房地产话题。
“我们近期给一位长期研究房地产的经济学家发出邀请,想请对方谈一谈楼市的未来。结果,对方的回复是,更愿意聊聊改革、股市、金融。”某论坛组织方的工作人员笑言,最初听到对方要谈股市、金融,同事们感觉“下巴都要惊掉了”。
“后来,我们才发现,不止这一位学者,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今年都不太爱说房地产,而偏爱大财经话题。”该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尽管有的时候,同一名经济学家聊房地产比聊其他的出场费还要更高。
学者身价差距拉大
2012年,根据媒体的披露,知名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基本都在10万元,而名气差一点的学者,出场费也在2万元到3万元。今年,受到行情转淡的影响,名气小的学者的出场身价有所下降。“有些不是特别知名的经济学家,今年最低1万元就能邀请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知名经济学家的出场费仍维持在10万元上下。”据其介绍,虽然市场行情略淡,明星学者们的做派讲究仍一如从前,需要通过3到4名熟人说情,才有可能邀请到他们出席。
本报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郭显彪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