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房产新闻

评论称投资房产较多者应尽快脱手 见好就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4-04-19 18:22:00

关键词:房产泡沫 见好就收 投资房产 投资策略 房产价格

进入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总体颓势,前两个月全国房价同比与环比涨幅连续缩小,风险仍在进一步积累。历史经验证明,一旦房产泡沫破灭,加之房产税的迟早出台,对以房地产为投资主体的中产阶级,将是破坏性打击。

  原标题:评论称投资房产较多者应尽快脱手 见好就收

  进入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总体颓势,前两个月全国房价同比与环比涨幅连续缩小,风险仍在进一步积累。与2013年同期相比,房产市场普遍成交量下滑,三四线城市出现泡沫破裂现象,区域性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手握几套住房的中产阶级盘算,该不该将多余住房出售?

  笔者没有找到关于房产泡沫的科学量化界定。但当前房产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却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房产泡沫,其本质正在于此。既然是泡沫,早晚就有破裂之日。而房地产泡沫,从来就不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早在上世纪末,由南方北海等城市刮起的房地产价格骤涨骤降之风,曾使多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如今,历史将出现新的轮回,出现房产泡沫重演,则是早晚的事。

  当然,不可否认,进入21世纪以来,多少房地产投资者,实现了资本的巨额增值。其资本的增速之快,增值之巨,也许连自己和旁观者都始料未及。据有关统计,北京市民总资产的83.8%是房子,全中国平均是66%,而美国的房产占居民资产比例仅有35%。今天,房产泡沫似乎还未破,除刚性需求外,几乎所有的投资者,还都抱着侥幸心理,赚一把是一把,赚一天是一天,把自己当成市场的赢家。更有人放言“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

  笔者不敢妄言房产市场泡沫哪天破灭,但当前我们面临的现实,的确值得反思与警醒。已有专家指出,由于国内新增需求增长困难,货币政策空间小,资本账户开放带动境外投资等因素,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资产泡沫,正在房地产领域形成。再从住房者情况分析,经多年积累,无论是自有房比例,还是人均商品房面积,都在逐步增加,特别是以独子为主体的80、90后夫妇,双方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秉承传统观念,房产传给子孙天经地义。由此,住房需求的净增长,将比以前越来越少。

  历史经验证明,一旦房产泡沫破灭,加之房产税的迟早出台,对以房地产为投资主体的中产阶级,将是破坏性打击。因为中产阶级是房价上涨相对较大的受益者。

  鉴于此,笔者建议,投资房产非自住者,特别是用举毕生精力所创财富投资房产的中产阶级,应审慎研究房地产行情,调整投资策略,“见好就收”,尽快脱手多余房产,以免当房产泡沫真正来临时财产蒸发,“一夜回到解放前”。

  当然,多余房产脱手后,闲置资本到底往哪儿投,实现资产增值?非一句话说得清。目前国内房产的替代投资与财富保值方式,也无法提供有力保障。毫无疑问,国家需要拉动内需,但怎样鼓励中产阶级消费,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又使消费者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摆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面前的共同课题。

  还想跟中产阶级说一句,要想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有一个原则很重要:多元分散投资,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