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禁供鱼翅燕窝如何令行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
-
山东不明飞行物 多个不明物体犹
据网友观测,山东天空出现多个不明飞行物,画面中,两个...
-
湖北确认嫖娼视频当事人为高院
自7日起,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
房地产私募高收益“豪赌”危机四伏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莹颖 2014-03-28 07:38:00
地产私募基金几年来突飞猛进,数量和金额均创出高位,不过随着地产行业拐点趋势明显,房价下行压力凸显,而以往地产私募基金基于“房价必涨”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事实上,行业的变化已使得一些敏感的地产私募基金正在谋求新模式的突破,如投资更加前端,设计更为合理的产品结构。
地产私募基金几年来突飞猛进,数量和金额均创出高位,不过随着地产行业拐点趋势明显,房价下行压力凸显,而以往地产私募基金基于“房价必涨”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实际上,年初上海星浩基金与LP矛盾爆发就折射出行业所面临的困局。事实上,行业的变化已使得一些敏感的地产私募基金正在谋求新模式的突破,如投资更加前端,设计更为合理的产品结构。
行业转“凉”:高收益“糖衣炮弹”变味
从最初承诺的“35%”到目前的“16%”,今年年初号称“市场化运作下中国规模最大的房地产私募基金之一”的星浩资本,将最初承诺的预期收益拦腰砍半。而此举直接导致其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的激烈冲突。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收益率在存续期间有波动,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预期收益的大幅下降引起投资人的愤怒,投资人开始质疑基金管理人所执行的任务中存在多项违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由于预期收益率的降低,而引发投资人与地产基金管理人之间矛盾的案例,这并不是孤例,如2013年9月,中金佳成房产基金将产品收益率从13%被调整至8%,而此举亦引发资产重组纠纷。事实上,由于行业的景气度下降,房地产私募兑付正在进入敏感的时刻,“几年前,行业景气度比较高,对公司项目收益的预估也较高,但是现在市场变化得非常快,尤其是一些二三四线城市的项目,目前很难达到当初预测的收益。”深圳一房地产私募基金人士说。
上述地产私募基金人士坦言,降低收益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有的地产私募基金商业模式都是采取债权或者明股实债的模式,期限一般是三年以内,这种模式建立在房价会上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收益建立在资本利得的基础上;如果市场出现大的变化,不太容易按照预期收益率支付。
德邦证券的调研结果显示,市场上已实现退出的基金最好业绩回报水平高于50%,而当前最低业绩水平在7%-9%左右。大多数的股权类投资项目的回报率高于20%,集中在20%-50%区间内。而债权类投资项目的回报率约在15%上下。随着市场对未来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下降,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将很难保持以往的高水平,也就是说这种建立在“房价必然上涨”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记者 黄莹颖)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