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房产北京12月25日讯(记者徐朋)又一家企业的合伙人制落地!21日,“鸿坤物业合伙人发布会”在鸿坤金融谷举行。鸿坤物业集团一级合伙人、总经理吴国卿在会上表示,希望通过“合伙人+”,把鸿坤物业打造为“优秀社区运营专家”。
房企组织创新青睐合伙人制
随着行业整体发展放缓,房企高利润时代结束,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已经接近边际效益的极限,无法留住人才。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汇编的数据显示,在2012-2014年间,房企离职人数分别为95人、89人和154人,已经呈现上升趋势。从总裁到营销线,甚至产品线,全方位离职已成为趋势。即使身为行业老大的万科,在这几年也经历了高管大量流失的现象,三年间大约有一半执行副总裁以及很多中层管理人员离开。
在这个转型的关键点上只有创新和变革才可生存与发展。业内诸如万科、绿地、龙湖、碧桂园等标杆房企合伙人制的出台,正是希望通过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激发人才的激情和潜能,激发组织活力,提升运营效率。在合伙人制度下,既能促使职业经理人真正关注项目运作,同时也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绑架”,以实现人事方面的稳定。
鸿坤集团董事长赵彬在鸿坤物业合伙人发布会上介绍说,“鸿坤‘合伙人+’制度以分享的理念给合伙人搭建平台,提供各种条件和支持,孵化企业,围绕创新型城市运营商的目标,打造出创业型企业家集群,助力鸿坤发展战略落地。
此前,花样年控股董事局主席潘军在接受采访时亦看好合伙人模式。他说,引入合伙人制度,说明房企开始注重团队价值,并将团队利益与企业发展绑定在一起。而这正是互联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即分享文化。
“简单的雇佣制和传统企业老旧笨重的管理方法容易窒息人的创造力和激情。”鸿坤地产集团高级合伙人、执行董事毛大庆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合伙人制度的发布算是物业变革的关键时刻,这不仅仅是一次机制的创新,也是管理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鸿坤集团物业合伙人制度的发布,也预示着物业正在朝着一个更生态、更有温度的企业组织发展。”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创业成功率很低,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创业者对话仍是关键所在。一个企业只有敢于打破自己、推翻自己、颠覆自己,通过企业自身的人才管理办法的变革,才能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吴国卿表示,鸿坤进行“合伙人+”机制的建设,旨在以制度激发企业与人才的双重变革,通过培养和引入合伙人群体,使鸿坤物业成为优秀的社区运营专家,成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大管家。鸿坤物业将给予人才股权、分红权、特别授权、决策权及灵活的管理权和人事权。
合伙人制并非万能良药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成为万能良药,合伙人制亦然,其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检验。
比如,在房企合伙人制经常采用的项目跟投做法中,一般来讲,项目自身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如再对市场风险把控能力和操盘能力没有较大把握,这时,对于高管或核心员工来讲,可能会从心里面抵触公司这样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跟投有可能会带来公司核心员工或高管的离职。
事实上也是这样,虽然房企推进房企合伙人制的主观目的是希望通过共担风险、共享利润,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同时激发组织活力,提升效率,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合伙人制度并没有改变房企高管离职的现实。
按照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汇编的数据,截至10月30日,今年内地上市房企中的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等岗位,因“辞职”和“个人原因”而离职的人数已经达109人,涉及招商、中海、保利及推出了合伙人制度的万科等大型房企。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说,即便是推进合伙人制度,人才流失问题依旧存在。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房玲表示,对于大中型房企而言,为应对市场风险,再次凝聚人心,合伙人制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否所有房企都适用?须区别对待。传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小型房企或许有着更大的帮助,能够带来先进经验和完善的规划,甚至帮助企业扩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房企不能进行合伙人制发展。“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核心诉求,判断哪种模式更利于企业在当下环境前进。”
房地产行业步入白银时代,正在经历利润率向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这个行业拐点,合伙人制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组织创新、共同创业,将会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基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