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房产推荐

学区房价格最高31万/平 折射教育资源失衡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4-11-20 09:00:00

关键词:教育均衡 学区 教育公平 网民 教育考核

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有网民建议,应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调整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师资常态化交流等促进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网民认为,天价学区房折射出教育政策的缺失。近年来,各地在教育均衡方面的努力之所以成效甚微,在于并没有从利益的调整上破局,解决制度与机制的问题。有网民建议,应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调整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师资常态化交流等促进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学区房价涨势难止 

  网民认为,尽管权力寻租的黑幕在规范行政的大势中打破,但使尽浑身解数挤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格局经年未变。“孩子拼起点从当年的‘递条子’‘送票子’,转为如今的‘拼房子’。”网民“李广志”写道。

  “在北京和广州等地区,有人花135万,买个4.4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价格高达31万元,这样小的房子根本不能住。但拥有这样的房本,孩子就可以上名校。只为上学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高的天价,仍一‘坑’难求。”网民“徽湖”说,为何学区房出现天价,因为自2014年以来,北京入学政策调整,取消共建,严格按学籍、户籍就近入学等政策的施行,择校变得越来越困难。

  尽管最新报道称,北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有学区房可能也不能就近入学。但在网民看来,此举难以遏制学区房价涨势。网民“小鱼摆摆”说,学龄儿童上学跟户籍直接挂钩,这是形成天价学区房的根本原因,这也同时反映出了我国教育政策方面的缺失,还存在着很大的整改空间。

  资源失衡沉疴难治 

  天价学区房折射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网友写道,机会公平是民主和社会建设的“牛鼻子”。受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的基本内容之一。只有破除重点学校对当地教学资源的垄断,让更多学校公平享受教学资源分配,形成教学资源均衡发展,才能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然而,这一显而易见的宿疾却久未得到根治。一位网民调侃道,几十年来所谓的教育均衡依然“在路上”。

  网民“木须虫”说,教育均衡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促进教育均衡根本在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消除校际之间的差别。遗憾的是,教育均衡喊了这么多年,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倒是防止择校的措施出台了一茬又一茬。他表示,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地方也开展了教师流动的试点,只是这些试点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创新”,而非着眼从利益的调整上破局,解决制度与机制的问题,效果不过停留在制度条文的层面。

  公平机制亟待建立 

  网民认为,应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调整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师资常态化交流等促进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网民“李广志”称,真正解决“天价学区房”的顽疾,最根本的还是打破传统教育政绩观,扭转“牛校牛班”情结,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皈依,真正将基础教育定位为“每个学生梦想成真的机会”。网民“许朝军”建议,采取抱团取暖和多条腿走路的方式,比如教育集团化发展、薄弱学校帮扶、社会力量介入助力等,为教育资源平衡配置、师资科学配备、基础设施均衡提升等奠定扎实的基础。

  网民“傅蔚冈”则提出,改变学校的拨款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学区房现象。他建议实行学券制度,“在这种机制下,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具有了选择权,学校失去了垄断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之间争夺学券的竞争会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水准,而不是通过官方的钦定来决定教育资源的投入。商品领域的消费者投票大规模地提高了商品品质,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竞争也将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准”。(记者 张小洁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建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