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巧不巧:老公相亲遇老婆 彼
近日媒体报道了一件荒唐事,因网恋而闪婚的小王和小陈,...
-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国无一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国家1600个城市的网络公开数据,...
-
桐梓白骨案成功侦破 丈夫外遇冷
2014年10月3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镇娄山村一村...
SOHO捐耶鲁千万惹争议 潘石屹否认为儿买“门票”
来源:新京报 作者:许路阳 2014-10-30 08:19:00
昨日上午,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1000万美元的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SOHO中国基金会经理金燕妮介绍说,此助学金项目计划共捐助1亿美元,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课程的中国贫困学生。
昨日上午,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1000万美元的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 SOHO中国基金会供图
SOHO捐耶鲁千万惹争议
还将陆续捐助海外名校7500万美元,正与斯坦福和杜克接洽;潘石屹称此举不是“为儿子买入学门票”
新京报讯 (记者张婷)昨日上午,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0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此前,SOHO中国基金会曾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耶鲁大学是继哈佛大学之后接受此助学金捐助的第二所高校。
耶鲁校长
被录取经济困难中国学生将获资助
在捐款签约仪式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出席并发表讲话。潘石屹表示,SOHO中国助学金致力于“给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让他们的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好地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说:“SOHO中国基金会的慷慨捐赠会起到激励作用,鼓励更多优秀中国学生申请耶鲁大学。在助学金的支持下,被录取的中国学生但凡在经济上有困难,都将获得全方面的经济资助。”
SOHO中国基金会
捐款将在明年秋季挑选合适人选使用
今年7月,SOHO中国基金会宣布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并于助学金设立当月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
SOHO中国基金会经理金燕妮介绍说,此助学金项目计划共捐助1亿美元,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课程的中国贫困学生。这意味着,SOHO中国基金会未来还将继续向海外名校捐款7500万美元。
对于“SOHO中国助学金”向海外高校捐款引起的诸多争议,金燕妮表示,“很多批评捐款的人,其实并不了解SOHO中国助学金要做什么。我们希望公众能够用更善意的态度对待捐款一事。”同时,金燕妮介绍,哈佛大学目前已经有8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SOHO中国基金会提供的助学金资助。此次向耶鲁大学捐助的资金,将在明年秋季入学的中国学生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投入使用。
■ 对话
潘石屹 捐款不是为儿子买“门票”
“前半生积累财富现在要花钱”
新京报:为何会想到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项目?
潘石屹:许多人都受惠于助学金的帮助才能去海外留学。我的夫人张欣,她如果没有助学金的话是不可能到国外去读书的。我们的前半生都用于积累财富,现在的任务是如何把这些钱花出去并且花在应该花的地方。我们觉得教育就是应该花钱的地方。在我跟国外大学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态度非常踏实、认真,耶鲁大学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把钱捐助给这样的学校,我们非常放心,也相信他们会按照我们的意愿使用捐款。
新京报:为何会选择海外高校进行捐助?
潘石屹:在七月份给哈佛捐款之前,我们所有的捐赠都是给中国的大学、中国的中学、中国的小学。基金会做过对中国贫困大学生的捐助。其实教育是不分国界的,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大学是全人类的大学,知识是全人类的知识。哈佛、耶鲁可能校址是在美国,可是它是为全世界培养人才,为全世界输送人才。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尝试这样一个新的领域,就是在国外的大学资助中国贫困大学生。这个尝试跟我们原来的做法实际上是一贯的,就是我们要把更多的资金、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上面去。
1000万美元不会变成“死钱”
新京报:如何选择受捐助学校?
潘石屹:今年夏天,我和张欣还有基金会其他同事去美国,考察了许多学校。“SOHO中国助学金”项目选择受捐助学校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看学校跟中国的联系多不多;另一个是看学校是否愿意按照我们的意愿使用捐款。我们的意愿是只资助来自中国的本科留学生。有的学校提出想资助所有国家的国际留学生,我们就没有向他们捐款。选择哈佛和耶鲁,是因为他们跟中国的联系比较密切,中国留学生相对较多。再一个他们也同意按照我们的意愿使用捐款。
新京报:SOHO中国基金会是否了解耶鲁将如何运作这笔捐款?
潘石屹:他们有非常成熟的基金运作模式。1000万美元给了他们,不是说就变成死钱。他们学校内部有专业人士会进行投资运作,挑选最合适的基金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来获得可观的回报。中国留学生们拿到的钱很可能只是这1000万美元进行投资运作后获得的利息收入,这个收入会一直持续。我们不直接参与这个投资运作,但协议里都写明了,每年他们的收益回报是多少,资助了哪几个中国留学生,他们都需要告知我们。
“耶鲁不会因为谁捐钱就录取谁”
新京报:曾有质疑称你为名校捐款是为儿子买“入学门票”,你对此怎么看?
潘石屹:我们捐款的目标和初衷是为了帮助留学海外的贫困中国学生,让他们不要因为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错失接受最好的教育机会。至于我的孩子会不会进入哈佛、耶鲁,我想说,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他们能去这样优秀的学校读书,当然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但是我相信耶鲁和哈佛作为最优秀的学校,有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如果我们在进行捐款时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有这样的要求,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也不会这样做。他们录不录取谁,不会因为这个人捐了钱而改变决定。
新京报:基金会有无下一步的捐助计划?
潘石屹:为了执行这个助学金项目,我们跟很多学校都接洽过。目前我们跟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也有接洽,但还没有成形。
新京报记者 张婷
■ 分析
巨额捐赠为何不给国内大学?
潘石屹的捐赠,并非中国富豪捐资海外高校的孤例。
拥有香港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的香港富商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就通过甲组的“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捐赠3.5亿美元(约合22.7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而这也是哈佛建校378年来金额最大的单笔捐赠,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将因此更名,以纪念陈氏兄弟的父亲。
随着这种大手笔捐赠越来越多见诸报端,关于为何不捐赠给国内大学、国内大学为何难得捐赠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国内高校不够重视社会募捐”
昨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我国多数高校是公立大学,大多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而不重视社会募捐。
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捐资助学的企业家也逐渐增多,不少重点大学也比以前更加重视社会募捐。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已有16所高校进入校友捐赠的“亿元俱乐部”,其中,清华、北大都获得了超10亿元的累计校友捐赠。前不久,重庆大学81级校友唐立新还宣布向母校捐赠3亿元,刷新了国内大学一次性校友捐赠新纪录。
不过,相对于哈佛大学基金会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规模,熊丙奇认为,国内重点大学获得捐赠的水平,仍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不少差距。
“筹钱不能与捐赠者利益交换”
为何如此?熊丙奇认为,资金使用不透明及挥霍浪费等使用不当,都是导致不少企业家对捐资内地大学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引入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公开接受、决策、使用捐赠资金的信息和过程,将钱用在刀刃上,提升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
今年,教育部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中已要求,今年10月底前,所有直属高校将包括“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在内的50条具体项目信息,面向社会公开。
但在筹集社会捐助时,熊丙奇认为,高校也不能为了多筹钱,而和捐赠者达成涉及招生、入学等方面的利益交换。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刚下发意见,要求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设立的基金会,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赠款,也不得以接受捐赠的名义乱收费,应加强对筹资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推动筹资活动的专业化。
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责任编辑:郭显彪
更多新闻
- SOHO捐耶鲁千万惹争议 潘石屹否认为儿买“门票”
- 约三成银行落实央行房贷新政 房贷宽松假象渐成真
- 百安居所售一款大方凳抽检不合格
- 房贷新政满月:多个城市楼市回暖 七折利率未现身
- 调控新政刺激需求入市 津城楼市活跃度提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