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小区缘何热衷冠“洋名”?换个洋字能身价倍增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2013-09-30 07:52:00

关键词:洋名 居住理念 居住文化 开发商 普罗旺斯

“卡布奇诺”、“加州”、“普罗旺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是出自我们身边。其实,本土词汇并非无法命名现代小区,以香港铁路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在香港开发的大部分楼盘,大多以中国文化名字来命名,例如“杏花邨”、“漾日居”等。

  “卡布奇诺”、“加州”、“普罗旺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是出自我们身边。目前在一些城市,将近两成左右的小区使用“洋名称”来冠名,其中以别墅最甚,戴上“洋帽子”的别墅小区竟有三分之一左右。不过话说回来,国人喜欢洋名称,不单单是买房子,哪怕是国产的奶粉,换个洋名字也能身价倍增。

  小区这一概念本身是舶来品,和小区这一概念一起进入中国的,则是发达国家的居住文化和居住理念。而开发商恰恰正是利用这点,将小区冠以洋名,给购房者以“购买此房即享有小区名称中的生活方式”这一心理暗示。一些被冠以“洋名”的小区,售房价格往往也比周边名称土气的小区高出一些,因为套上了一身“洋马甲”,往往就能晋升为高档小区。   

  照理说,将小区冠以洋名本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手段。但是,当这种洋名称小区在部分城市泛滥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命名时的盲目跟风、崇洋背后暴露出一些房地产开发者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缺少认同和汲取。而购房者对洋名称小区趋之若鹜,亦暴露出一些国人的“崇外”心理,倘若没有这种心理和市场,开发商也不用大费周折给楼盘取个外国名字了。

  其实,本土词汇并非无法命名现代小区,以香港铁路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在香港开发的大部分楼盘,大多以中国文化名字来命名,例如“杏花邨”、“漾日居”等。

  小区名称作为城市地名的一种,其的选取事关城市文化和居住文化。不少城市都对建筑物和楼盘取名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不得使用人名,不能随便冠以外国名称等。但由于监管不严,加之一些开发商热衷于打擦边球,在广告宣传上使用尚未正式登记的小区名称以吸引消费者。

  改变遍地“洋小区”的现状,一方面有赖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地产从业者也应静下心来,好好汲取一下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理念。毕竟,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背后的居住文化博大精深。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