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城镇化不能“化”掉古建筑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清   2013-09-09 08:10:00

关键词:古建筑 城镇化进程 文物保护 移动 历史文化街区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城区的文物建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容乐观。长沙市为缓解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制定了“有机棚改”方案,对许多历史旧宅进行修缮,修好后交由文化部门使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城区的文物建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容乐观。然而,这类文物恰恰是每一个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城市人其实并不想让这些文物毁损和消失,也非常想全部修缮好,但以目前的社会经济能力还做不到。

  新型城镇化使老城区多处古民居面临着被拆的窘境。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老民房群落被现代化社区重重包围,将来的某一天可能就不存在了。确保城市历史文脉传承是关键。同时我们要唤醒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由于现存于闹市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大多是居家用途,若目前的使用者有保护、管理、利用文物的能力,保持现有用途也是较好选择。

  长沙市为缓解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制定了“有机棚改”方案,对许多历史旧宅进行修缮,修好后交由文化部门使用。他们将文物保护纳入棚户区整治大规划中,修整好的不可移动文物继续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以被赋予的新功能延续文物的使用。长沙市的这一作法,对改善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已初见成效。

  作家冯骥才认为,城镇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但不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化“化”掉了。古建筑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统筹好城镇规划,不仅要对单体的古民居和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同时也要对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有的还可以重新规划建设新景点,加以开发利用。总之,推进城镇化和留住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不对立,其宗旨是一致的。陈清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郭显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