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证券 > 文章

开盘:两市分化沪指跌0.14% 券商持续走强

来源:新华金融   作者:   2014-10-17 10:15:00

关键词:沪指 天信投资 开盘 个股方面 券商

沪指报2353.22点,下跌328点,跌幅0.14%,成交29.42亿元;深成指报8116.82点,上涨6.13点,涨幅0.08%,成交16.05亿元;创业板指数报1527.46点,上涨0.90点,涨幅0.06%,成交3.38亿元。 板块方面,券商、采掘服务、新材料等涨幅居前,纺织制造、交运设备服务、贸易、医药商业等跌幅居前。

 

                    沪指17日分时图

  17日开盘,两市分化。沪指报2353.22点,下跌328点,跌幅0.14%,成交29.42亿元;深成指报8116.82点,上涨6.13点,涨幅0.08%,成交16.05亿元;创业板指数报1527.46点,上涨0.90点,涨幅0.06%,成交3.38亿元。

  板块方面,券商、采掘服务、新材料等涨幅居前,纺织制造、交运设备服务、贸易、医药商业等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华联综超、花园生物、金城股份、兰石重装、节能风电、利德曼、东方电缆等十余只涨停,无股跌停,值得注意的是,几日前上市的次新股设计股份领跌,跌逾7%。

  四大证券报观点: 

  中国证券报分析,冲击2400点未果后,大盘重回震荡,一方面,前期领涨的军工和电子板块连续回调,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市场人气;另一方面,以金融股为代表的权重股频频护盘,大盘调整空间亦有限。分析人士指出,宽松的资金面一定程度上封闭了股指大幅下跌的空间,不过短期市场亦缺乏上攻契机,投资者的心态开始犹豫不决,纠结心可能会筑成短期的震荡市。

  上海证券报发表文章《行情仍有余韵 地产股或成主角》称,进入四季度,各路投资者今年的投资收益均已超年初的目标预期,一方面纷纷开始转入防御和兑现阶段,另一方面已开始琢磨和筹划明年的投资战略和配置规划。我们认为后两个月的A股具体特征或是整体滞涨、结构凌乱、震荡加剧。在此格局下,低估值的龙头型地产股在经济疲弱态势下具有“不得不护”的比较性优势,之前滞涨的低估值医药股具有防御性优势。

  证券日报社评分析,新一批的新股发行已经启动,这是资本市场“进”的体现,是为了引进“活水”。有进必有出,那么,“出”体现在哪里?无非就是退市。退市一方面有利于清除市场上不好的公司,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退市有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之分,并非所有退市的公司都是“坏”公司。

  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8日以来,深圳能源、莱宝高科、时代出版等95股出现了融资净买入止步的状况,其中多只个股的股价跟随融资买盘的减退而出现大跌。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在融资净买入止步的95只个股中,有60股的股价同期跑输了上证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为-0.31%。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一批融资标的在最近两个多月里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涨幅,需谨防获利融资盘变现需要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机构观点: 

  天信投资:从技术上看,大盘周三探底回升,昨日早盘低开随即回升,午后虽然下跌,但沪指仍在2350点一带震荡,市场更多的表现出以时间换空间的格局。

  源达投顾:从技术面上看,指数下方有20日均线的强势支撑,昨日早盘曾一度放量上攻,但无奈午后莫名跳水,下跌过程中量能并未放大,说明市场依旧惜筹,但最终未能抗住,尾盘放量下跌,说明面对前期高点,市场压力重重。从昨日的结果来看,KDJ、MACD指标又开始走坏,预计市场仍将在2350点一线震荡修复。

  华讯投资:从技术形态上看,大盘20日均线支撑良好,但上方面临2400点压力,马上突破新高再度拉升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后市大盘震荡企稳概率较大。KDJ指标的三线继续高位顶背离死叉,MACD指标的绿柱拉长,黄白线高位出现死叉,同样预示空头目前占据主动,另外,重要会议即将召开,政策的预期也给盘面带来不确定因素,今日又临期指交割,预计近期大盘以震荡为主。

  西部证券:由于支撑本轮反弹的核心——政策利好支持尚未发生改变,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出台,有望逐步对冲经济数据和外围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长期市场仍处于相对强势的格局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