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歌酒后发博回应恋情曝光
日前,曾主演《仙剑奇侠传》、《生活启示录》的演员胡歌...
-
台湾摔车河马昨日死亡 两次重摔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天马生态园区的河马“阿河”26日...
-
媒体:赵本山已脱离主流文化 无
赵本山 这事看起来,真的有点像“二人转”。作为人民...
2014新增文化产业基金52支 移动互联网投资炙热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4-12-30 10:11:00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4年一年新增加51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40支披露募资总金额,总募资金额高达1196.85亿元,平均单支基金的总募集金额达到29.92亿元。广义上“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涵盖所有投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基金,其中包括综合股权投资基金,也包括影视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动漫投资基金等各类专项投资基金,这些专项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既有股权投资也有项目投资或实物投资。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4年一年新增加51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40支披露募资总金额,总募资金额高达1196.85亿元,平均单支基金的总募集金额达到29.92亿元。其中首期募集金额共达到140.75亿元,平均单支基金的首期募集金额达到10.05亿元。一线城市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地区,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热潮不断,但新元文智分析认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体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势头已经有一定幅度的下滑,预计今后将平稳发展。
“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产业,是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增长点。我国政府明确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速要达到GDP的5%~6%。一方面,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力鼓励,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特有的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使传统融资模式如银行贷款得产生诸多不适,此时注重成长性、偏好风险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就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持及关键力量。
广义上“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涵盖所有投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基金,其中包括综合股权投资基金,也包括影视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动漫投资基金等各类专项投资基金,这些专项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既有股权投资也有项目投资或实物投资。 本文使用的是狭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即投向文化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政府干预色彩。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性,向特定机构投资者以私募方式筹集资金,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集合投资方式。特定机构投资者包括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则是指投向文化产业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对产业或者区域有扶持效应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采用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方式,能更好地适应文化产业投资特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融资工具,从企业初创期到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可由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予以支持。 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政府、传媒集团、券商、金融机构、专业的创投团队等陆续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利用各自的优势设立文化产业基金,并且相互合作,资源优势共享,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相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股推动力。但总体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一、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2007-2014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提速发展,成为投资界和文化产业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为文化产业股权投资一个主要力量。7年时间,多达93只文化产业综合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仅2014年一年新增加51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2014年40支披露募资总金额,总募资金额高达1196.85亿元,平均单支基金的总募集金额达到29.92亿元。其中首期募集金额共达到140.75亿元,平均单支基金的首期募集金额达到10.05亿元。
时间分布:
责任编辑:刘彦芬


更多新闻
- 2014新增文化产业基金52支 移动互联网投资炙热
- 深圳昨日“突袭”限牌 被指太粗暴
- 商务部官员:明年消费增速或低于今年
- 不宜过度解读央行387号文
- 春运售票新政催生囤票行为 黄牛党两月赚8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