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再次逮捕中国籍工程师 指控
资料图:美军F-35战斗机 近年来,美国已经多次逮捕华...
-
王珞丹恋离婚男张嘉佳 揭《奋斗
9日晚,演员王珞丹与作家张嘉佳恋情遭媒体曝光。李小璐...
-
拉姆塞35米世界波惊全场 枪手死
由于争夺小组头名基本无望,温格在与加拉塔萨雷一役中派...
中国金市对外开放提速:黄金沪港通完成细节洽谈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蔡情 2014-12-11 11:17:00
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已运行了近3个月。目前黄金国际板第二批会员申请已经开放,此前,金交所理事长许罗德透露目前又有20多家国际投资者正积极申请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第二批国际会员。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记者 蔡情) 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已运行了近3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的设立被业内解读为不仅有利于中国争夺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话语权,也将打造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助力的双引擎。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近日又曝出中国金市开放提速的新消息:黄金沪港通已经完成了所有细节的洽谈。
黄金沪港通完成细节洽谈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近日透露,预期最快在明年三四月启动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沪港通’,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所有细节的洽谈,主要在进行软件测试对接。
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境外黄金经营机构,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在深圳前海推出的交易平台、实物仓库已大致成型,此前香港金银业贸易已做了三年多的筹备。
目前相关方案已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现正进行系统测试。在前海的贵金属仓库正式落成前,将会先开设电子交易平台,估计初期每日交易量占香港的五分之一,即每日约100亿到200亿元人民币。
金银业贸易场早在今年年初成立名为“金银业贸易场前海贵金属发展关注小组”,目的就是为推进前海黄金白银交易、设立贵金属检测中心及黄金仓库等项目的实施。该小组成员全部由贸易场知名交易商高层组成。
计划明年第二季度在前海正式推出的黄金交易平台,将买卖目前香港提供的产品,包括99金、伦敦金、人民币公斤条以及人民币/克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在岸人民币(CNY)、离岸人民币(CNH)以及美元进行结算。
金银业贸易场已于9月19日与上海黄金交易签定协议,成为其“策略性会员”,结合前海项目从而打通内地市场。双方约定, 未来将以交易所国际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张德熙透露,金银业贸易场计划在前海兴建交易大楼及境内关外的保税仓库,需时一年半至两年落成,仓库建成后可容纳1500吨黄金。目前金银业贸易场在前海企业公馆租赁了一座3层楼的物业,用作临时仓库。
目前金银业贸易场正与深圳市政府进行洽谈,期望在海关建立“绿色通道”,便利黄金运输及出入境报关;同时,在前海设立的保税仓库每天将运营20个小时,突破目前银行业限时的营运模式。
黄金国际板启动近3月
自今年9月18日启动交易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国际板已运行了近3个月。
作为上海自贸区推出的首个国际化金融类资产交易平台,上海黄金国际板被业内解读为不仅有利于中国争夺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话语权,也将打造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助力的双引擎。
目前黄金国际板第二批会员申请已经开放,此前,金交所理事长许罗德透露目前又有20多家国际投资者正积极申请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第二批国际会员。这些投资者包括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黄金供应商、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以及交易服务提供商。在2015年金交所能发展50-60家会员,共同带领客户来参与黄金国际板的交易。
对于金交所的发展,许罗德表示,2015年将会推动中国证券公司成为金交所交易市场的主体,目前这个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有8家证券公司已进入证监会的批准环节,等待成为金交所市场的参与者,稍后会有更多的证券公司加入其中。
他指出,现在也有基金、信托公司在接触进入黄金市场。可预见的是,这些机构参与金交所交易后,黄金市场活跃度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另一方面,金交所还计划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产品,将会推出白银(T+N1)、(T+N2)现货远期产品,并陆续推出询价交易模式的新产品,期权合约新产品。同时,按照分账核算单元的推进步伐,逐步推出外币质押和换汇业务,扩大参与国际板交易的离岸资金来源。
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启动以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直关注中国市场黄金交易的分析师Koos Jensen表示,上海自贸区黄金板的交易量相较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是非常小的,自贸区黄金国际板的影响非常小。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则解读道:“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就是市场结构性的变化,使市场更加好。有些变化会造成长远的影响,但是往往在开始的时候,不太看得到。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年上市的时候,我们要不感觉它的能量,三四年之后能量才发挥出来。”
责任编辑:刘彦芬
更多新闻
- 中国金市对外开放提速:黄金沪港通完成细节洽谈
- 中国光伏劫难:为何屡被欧美双反夹击
- 官媒为何近期频繁“炮轰”电信业
- 四种方式可查地铁新票价 自动售票系统今完成升级
- 环保“黑户”将上银行黑名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