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登山被殴死 原来是私会人妻
早先媒体称佛山一男子登山被殴死,与他同行的女子被强行...
-
海鲜姿造是什么竟能吃出肝炎?
海鲜姿造就是以海鲜为食材,用独特的盛放和摆设方式,打...
卫计委回应社会抚养费去向:都应全额上缴国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14-12-03 09:50:00
“昨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召集多位业内专家,对是否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都去哪里了等热点问题给出了答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助理宋健教授认为,目前评价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为时尚早。
“昨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召集多位业内专家,对是否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都去哪里了等热点问题给出了答复。国家卫计委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社会抚养费都应全额上缴国库。”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热议不断。公众对条例也存在多重疑问,比如有人大代表提出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这样的提议可行吗?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都到哪里去了?昨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召集多位业内专家对大家关心的多个热点问题给出了答复。
取消社会抚养费对计划生育家庭不公平
之前曾有广东的人大代表认为,社会抚养费征收是滋生腐败和产生权力寻租的温床,人为制造了新的人口社会问题,所以建议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对于这样的声音,中国人口学会秘书长解振明认为,取消社会抚养费制度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是不公平的,目前还不是取消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最佳时机。
解振明说,真正超生的比例也不低,有的地方10%,有的地方政策符合率只有80%,每年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是计划外的,如果完全取消了,那就有百分之八十几的人会认为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只限制了老实人。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随着老百姓生育意愿的不断变化,条例可能慢慢宽松到最后,可能只约束了很少的人。如果每年只有百分之一二的人超生,对其他百分之九十多影响不大,那政策可能会变化。现在还不行,现在这么大的面还在超生。
社会抚养费应全额上缴国库
有媒体报道提到,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超过200亿元,那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都到哪里去了呢?
国家卫计委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这笔费用都应全额上缴国库。社会抚养费跟我们交的所得税一样,都是上缴国库。不管是我们原来的办法还是现在的征求意见稿,都做了这方面的规定。这项钱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以后,都由地方政府财政统筹使用。
现在是否应考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说,之前他们所做的调查显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并不是生育的高峰。
刘鸿雁说:“打算生的比例大约是56%,是占了一半多,打算生的时间很多是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第一年一般大家都是在做考虑的阶段,可能生出来会比较少。很多地方实施政策还不到半年,现在大概是报了75万多,这个数字实际上确实是比预测低,因为大多数的省份没到一年。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明年羊年,可能好多人也不愿意赶在羊年生育。再一个就是报数字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流动人口在外地,很多流动人口临到生育的时候可能才去申报,所以这个数字比较低是正常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助理宋健教授认为,目前评价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为时尚早。
宋健说,“总体上我觉得中国的生育政策是在向宽松化的方向走了,所以我想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我们对它的效果做了准确全面的评估之后,那时候应该能够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放,现在有点为时过早。我觉得至少到2016年、2017年,我们看一下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了,是不是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说人们压抑已久的生育意愿或生育激情爆发了,如果是像现在,反应平平大家有生的,有不生的,或者你让我生我还不生呢,我觉得那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放开了。”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刘彦芬
更多新闻
- 卫计委回应社会抚养费去向:都应全额上缴国库
- 央行答网友问:为何保险上限不设为1000万?
- 经合组织成员国通胀率维持在1.7%
- 千亿资金弃楼市进股市折射啥?
- 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启动 明年有望全面推开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