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文章

货币政策将进入存量调整时代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茉楠   2014-11-20 09:57:00

关键词:政策利率 存量 国债持有 QE LLF

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这意味着在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进入存量调整时代。在这样背景下,央行主要货币政策目标似应是降低社会尤其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这意味着在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进入存量调整时代。

  事实上,货币政策取向正在做出新的调整,其方向主要是“补缺口”而非“总量放松”。放眼世界经济,全球金融正在开启新周期,随着QE退出,美元进入强势通道,中国外汇流入将出现缩减甚至负增长,从而对基础货币产生“抽血”。所以,央行应盯住“流动性总水平”,在操作过程中,货币政策不应排斥总量工具,降准降息也都应视为可选择的政策工具。

  在这样背景下,央行主要货币政策目标似应是降低社会尤其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我国需要逐步确立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加强货币政策对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率的引导,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利率框架不妨以“短期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为框架,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正回购利率等引导货币利率下行,但相对于短端利率,中期政策利率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PSL、MLF甚至LLF等引导中期政策利率的新型工具需要进一步推出。

  货币调控定向宽松和结构宽松仍存一定扩容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在重点发展产业领域要保障适度流动性,实施定向、定量、定期宽松。特别需要采取创新融资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创新型企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信贷支持,加大定向支持力度;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不折不扣地将定向宽松政策落到实处。

  调整存量货币是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方面,增加存贷比弹性就是重要方面。在商业银行体系中,需要以新指标替代存贷比考核来增强货币政策效率。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将存贷比作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考核指标,不仅起不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作用,反而还成了束缚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枷锁”,削弱了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改革存贷比考核势在必行。

  改革主要思路是“降低分子,扩大分母”,未来可以考虑存款端增加稳定性较好的金融工具款项,比如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创新类金融产品等主动负债工具,其流动性接近于存款性质,可计入分母;在贷款端比如再贷款、小企业专项债等与资金来源相匹配的贷款应从分母中扣除,这样将大大提高货币存量,显著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此外,在央行体系中,需要优化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随着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以及前些年受制于汇率和结售汇制度安排的被动投放,外汇占款压力已经减轻,我国货币供应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增加和调整国内资产规模和资产组合为实体提供流动性。建议适当创造“债券池”来对冲“货币池”水位下降。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国债持有比例。我国国债负担率为20%左右,远远低于国际上60%的警戒线,国债发行空间充裕。

  此外,必要时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央行可以越过商业银行成为“第一贷款人”,直接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来为企业提供资金流,也可以借助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进行信贷支持,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