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国百强县市排行榜出炉(
2014年10月17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
-
“赛丁泉”彗星与火星擦肩 或揭
“赛丁泉”彗星与火星擦肩 或揭太阳系起源
-
向太儿子斥周星驰 骂战为《封神
近日,向佐被问到母亲陈岚跟周星驰不和的问题时表示:“...
电商打通全球销售新渠道(新常态 新亮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顾春 励漪 宋学春 2014-10-20 10:34:00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经营玩具的商户王立平,今年接到欧美地区近18万美元订单。青岛市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为保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税政策落地,青岛市国税局联合有关部门,明确了出口退税申报所需附送资料、单证等要求。
原标题:电商打通全球销售新渠道(新常态 新亮点)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经营玩具的商户王立平,今年接到欧美地区近18万美元订单。与过去的大订单、长订单不同,这些单子基本是中短单,两三个月左右一次交付。中短单占多数,这是浙江外贸近年来出现的新特点。与此相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兴起,原因就在于其应对短单有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依靠互联网和国际物流,直接对接终端,满足客户需求,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6万亿元,2012年约为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元,2016年预计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近年,上海、浙江、青岛等地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打通了企业全球销售的新通道,促进了外贸企稳回升。
电商拓展出口市场,较线下单子利润高近20%
目前,通过互联网展示商品,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联系,卖家与海外买家直接进行小额贸易逐渐成为趋势。浙江金华的商户李遥遥一直经营实体店,3年前,她开始上网做外贸,通过在兰亭集势、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等平台上开店,如今平均每天有2000多个订单发往世界各地。她说:“网上外贸能省去所有中间环节,比线下单子利润高出近20%。”像李遥遥这样,在小商品城保有摊位,同时开拓网上市场的商户,在义乌小商品城越来越多。
2008年,从北大英语系毕业的80后甘情操瞄准跨境电商这个新兴行业,在深圳创立了“价之链”电商平台。如今,数百家传统生产厂家通过“价之链”平台将产品销往全球,不仅实现了销量的提升,很多品牌还逐渐获得了海外消费者认可。
来自义乌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义乌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72亿元,同比增长35%。在首批列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杭州市,截至今年7月,跨境电商出口监管验放邮包28万个,出口涉及178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新型贸易业态的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浙江、上海、青岛等沿海地区外贸均呈现出企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依托于上海自贸区的“跨境通”,是国内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被称为“阳光海淘”。目前已有韩国现代百货等10多户商家进驻平台,所售商品1600多种,已售出商品数万件。预计今年底,入驻平台商家将达到30家。
出口退税试点启动,通关进一步便利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便利化水平、鼓励更多的企业主体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在出口方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关9610监管仓建设,实现跨境电子商务9610出口突破。在贸易环境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适时推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准入制度和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负面清单。
今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的青岛,为跨境电商开通了“阳光通道”。6月底,青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阳光快速通道”正式上线运行。“公司的电商市场90%在欧美,每月800多票出口报关单,公司结汇和退税工作压力很大。”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代理非常认可这一模式,“以前公司每出口一票,就需要申报、结汇、退税一套繁琐的工作,跨境新通道开通后,我们可以每个月申报一张报关单,退税、结汇这些事也可以一次搞定。”
出口退税是跨境电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的关键环节。青岛市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为保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税政策落地,青岛市国税局联合有关部门,明确了出口退税申报所需附送资料、单证等要求。
责任编辑:刘彦芬


更多新闻
- 电商打通全球销售新渠道(新常态 新亮点)
- 境外保险购买攻略:须考虑投保公司紧急救援能力
- 宏观经济走势向好 调查显示消费信心急剧上升
- 今年“双11”电商促销期间快件量预计将突破5亿件
- 毒蝎子箭毒蛙等“非法入境” 外来“另类宠物”藏隐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