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新闻

滴滴打车将不显来电号码

来源:新京报作者:刘夏   作者:刘夏   2014-12-24 15:39:00

关键词:司机 来电号码 好评 双十二 行驶里程

(记者刘夏)滴滴打车APP用户很快就不用再担心手机号泄露了。昨天,滴滴打车CTO张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将推出“隐私保护”措施,乘客、司机的号码会被“隐去”。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打车大战出现一些司机强迫乘客好评的现象。

  防止司机强迫乘客“好评” 

  新京报讯 (记者刘夏)滴滴打车APP用户很快就不用再担心手机号泄露了。昨天,滴滴打车CTO张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将推出“隐私保护”措施,乘客、司机的号码会被“隐去”。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打车大战出现一些司机强迫乘客好评的现象。部分用户表示,因为担心利用手机号码进行报复,对表现较差的司机也不敢给出差评。还有用户称,投诉司机的第二天个人信息就被泄露,接到数个营销骚扰电话。

  对此,张博称接到了大量用户反馈上述问题。“我们很快会推出‘隐私保护’措施,不再显示乘客、司机的号码。”他表示,但未透露具体时间。张博还表示,为了方便乘客与司机联络会推出用于临时拨打的“中间号码”,仅在半小时内可以打通。

  昨天,滴滴打车还正式发布了基于大数据的“滴米”系统,从生态本身对司机进行激励。经过“双十二”内测,滴滴称用户打车成功率达到了90%。

  据了解,滴米在司机端可理解为一种虚拟积分,行驶里程多道路状况好的“好单”会扣除滴米,相反,行驶里程少、道路状况拥堵的“坏单”则会奖励滴米。而滴米可兑换成实际利益,如:抢到好单的机会等。

  滴滴希望以此平衡司机“挑单”的问题,让用户更容易打到车。“过去的补贴烧钱行为在营销层面,不可持续;从滴米开始,向自身运营来转变。”张博称。

  编辑:祝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