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最牛违建”基本拆完 一建
近日将请城管部门验收 历时近一年的北京紫竹院路人济...
-
深圳:乱用远光灯司机被罚看大
深圳,一名司机体验被远光灯照射的感觉。2、面对远光灯...
-
儿子,让我最后一次温暖你的手
儿子,让我最后一次温暖你的手
金融机构布局P2P 争夺小微业务市场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4-08-11 15:30:00
最初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金融业务P2P,即网络个人借贷,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青睐,平安集团、民生银行、包商银行等相继布局P2P。业界人士分析,金融机构此举意在加紧争夺小微业务市场。
最初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金融业务P2P,即网络个人借贷,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青睐,平安集团、民生银行、包商银行等相继布局P2P。业界人士分析,金融机构此举意在加紧争夺小微业务市场。
从2012年年初平安集团上线“平安陆金所”至今,国内试水P2P的金融机构至少有5家。国家开发银行于2012年年底推出“开鑫贷”,是由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江苏国有企业力量打造的网络借贷平台。2014年,招商银行年初上线“小企业e家”,打出“足不出户,就能贷款”的广告语;包商银行6月上线网络理财平台“小马bank”;民生银行筹建的民生电商7月上线网络投融资平台“民生易贷”。
“在利率市场化和客户下沉的大背景下,近两年来一些金融机构正在加紧争夺小微信贷市场。”金融分析机构银率网分析师吴静淼说,银行旗下的P2P其实更像银行将小微甚至中小业务资产清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渠道。
“目前至少有两件事是金融机构P2P应该考虑的,一是优化投贷双方的用户体验,二是完善信息披露。若能有所突破,有助于P2P业务更快地成长。”吴静淼说。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