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张国栋:储户存款不翼而飞 “贴息存款”惹的祸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5-01-16 09:23:00

关键词:储户存款 阳光 偏离度 存款户 存款保险制度

(1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  贴息存款,是指除去原有的银行利息外,另外根据存款金额给到储户的利息部分。“贴息存款”表面看来是你好我好的事儿,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有看得见的利好,也不可贸然行事。

贴息存款;储户;银行 

  资料图片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近段时间,浙江省多家银行都有储户发现自己遇上了这种事儿。钱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钱被转走没有任何征兆?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调查发现,这些储户存款不翼而飞,多与“贴息存款”紧密相关。(1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

  贴息存款,是指除去原有的银行利息外,另外根据存款金额给到储户的利息部分。这是银行同业竞争的方式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虽然表面看来,这对储户没有什么大的风险,甚至还是一个多赢的“买卖”,但风险也在所难免。上述储户存款不翼而飞就是例证。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不是来自制度和技术上的,而是在于执行环节,在于银行内部的管理出了问题以及储户趋利心态下的疏忽大意。贴息存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阳光贴息”,即在银行贷款额度不足的情况下,某些符合银行贷款资质要求的企业为获得贷款,贴息为银行拉存款。在这种情况下,储户的钱还是在个人银行账户上;另一种是“非阳光”的贴息存款,即不符合银行贷款资质的企业进行贴息拉存款。这时,贴息存款在存进银行后就会被转到企业账户上,如果到期企业还不出钱,储户才会发现自己账户上的钱没了。

  这种暗地里的操作,储户往往在存钱进指定银行的同时,不知不觉“被签署”了转账给陌生企业的单据。此类“非阳光贴息”存款虽然多为银行员工个人行为或小集体行为,不是银行整体行为,但对储户而言,就是莫大的风险,对银行信誉,也是莫大的损害。

  事实上,无论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是“不阳光”的。监管部门对于“贴息”早已叫停。2014年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不得另设专门账户支付存款户高息。这意味着,即便是“阳光贴息”也是被监管部门所禁止的。道理在于,要求贷款企业必须要拉来一定的存款,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拉存款。银行让企业去拉存,表面上与银行无关,但事实上银行工作人员也是参与的,他们是属于一条利益链上的。

  不仅如此,为了规范管理,防止一些工作人员“乱来”,央行还曾下发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其中规定,10个工作日内转入转出20万以上的大额资金时,应记录、分析该可疑支付交易,填制《可疑支付交易报告表》后进行报告。虽然其主要作用是反洗钱,但也是出于及时发现资金流动异常,进而可以防范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的情况。由此可见,问题的发生往往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贴息存款”表面看来是你好我好的事儿,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有看得见的利好,也不可贸然行事。要知道,利率市场化不等于“贴”,办理了“贴息存款”也不见得就能拿到高利息。这无论对银行还是储户,都应当形成共识,切莫轻易出手。唯此才是维护彼此利益,合作共赢的“阳光”所在。(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