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贸易全球化巅峰期已过去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4-11-20 10:03:00

关键词:贸易增长 贸易全球化 全球贸易 贸易自由化 金融时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份即将发表的报告则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制造商的重心已经从对外转向对内。Mattoo和他的作者们称,贸易增速放慢的结构性内涵可能对全球潜在增长速度放慢产生影响,从而也造成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

  近两年,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一样平庸,缺乏亮点。英国《金融时报》抢先刊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称,全球贸易已经度过巅峰时期。

  据《金融时报》报道,这份将于12月份刊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旗下刊物《金融与发展》上的研究报告表示,国际贸易这一推动全球化的发动机目前看来已经耗尽了前进所需的能量,全球经济很难再找回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那样火热的贸易增长时期。

  过去两年,世界贸易比全球经济的扩张速度更为缓慢,这种现象在数十年来尚属首次。研究称,这一变化意味着以国际贸易高达两位数增长为特征之一的“超级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

  研究试图回答近年来连经济学家都很困惑的问题:贸易增长速度的放慢是否意味着贸易全球化巅峰的过去。许多经济学家曾将贸易增长速度的放慢归咎于欧盟经济的萎靡不振,认为一旦欧洲经济恢复增长,那么全球贸易也会随之加速。此外,还有人认为,近年来贸易自由化实施速度的放慢使得这一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份即将发表的报告则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制造商的重心已经从对外转向对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与2009年不同的是,2011年至2013年全球贸易大跌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素。由于过去支持贸易增长的因素一去不返,国际贸易不可能恢复快速增长,重回危机前的水平。

  报告分析说,90年代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是全球供应链的演变。不过近年中国在这条供应链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1993年时,中国进口部分约为出口部分的60%,但此后中国进口和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目前仅为35%。上述研究的带头人Aaditya Mattoo认为,中国曾是全球化的首要动力,但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就已启动了“内部全球化”。他说:“这不是危机后的现象,这种更大规模的结构性变化在此之前就已出现。2011年至2013年,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进口增长就已总体平缓。

  Mattoo和他的作者们称,贸易增速放慢的结构性内涵可能对全球潜在增长速度放慢产生影响,从而也造成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

  长期以来,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不过近年这一现象不再。对于未来趋势,不同机构看法不同。汇丰通过对25个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最新调查得出的结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论完全相反。汇丰认为,全球贸易正逐步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有望于2016年重回增长轨道,到2016年,全球跨境贸易增速将从2013年的仅2.5%回升至8%。

  报告还称,中国内地将继续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出口额在全球主要贸易市场中的占比有望从2013年的18%攀升至29%。而短期来看,得益于欧美等市场稳定的需求增长,预计未来数月中国内地的出口增长将有所回升。内地居民收入的提高不仅将创造更多对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和大件商品的需求,对农产品等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前,中国内地农产品进口额将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内地农产品的出口额亦将保持稳步增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