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政策红利有"盼头" A股秋季攻势正在温柔上演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2013-09-05 08:23:00

关键词:A股 政策预期 红利 政策面 QE

政策预期持续回暖、个股活跃度增加、指数小步缓行,已然成为近期A股的主要运行特征,这种政策面、局部热点与指数的良性配合使得9月A股存在超预期表现的机会。以上海自贸区的获批作为切入点,相比单一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规划,自贸区的获批更有全局意义,带动的预期不仅仅是相关行业,而是转变市场之前对于政策面的整体预期。

  政策预期持续回暖、个股活跃度增加、指数小步缓行,已然成为近期A股的主要运行特征,这种政策面、局部热点与指数的良性配合使得9月A股存在超预期表现的机会。与之前市场所担忧的QE退出、银行间流动性面临考验等负面信号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获批、政治局明确转型大方向、土地改革推进等积极信号正对冲存量利空。虽然A股出现凌厉攻势的条件或不成熟,但一波温柔的“秋季攻势”正在出现。

  改革红利与周期复苏共振

  上半年政策的主基调好比是“刮骨疗伤”,无论是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都是一个针对存量“做减法”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盈利的下滑,自然找不到大规模做多A股的理由,游资利用“中国梦”透支小盘股估值成为主流。但三季度开始,随着“盘活存量”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底线若隐若现,预期拐点已然出现。上海自贸区的获批速度和效率快于预期、土地改革的步伐也同步跟上,加之对于年初的行政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政策预期也逐步过渡到“做加法”的改革红利中。

  在预期拐点显现的同时,周期与库存低点也开始清晰。从半年报来看,二季度A股业绩整体增速较一季度略微改善,利润增速相比于一季度提升了0.9%。其中,周期性行业二季度改善幅度更为明显,周期性行业盈利增速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下游行业的持续改善、库存低点所带来的补库存需求、价格低位反弹等多重因素共振。考虑到上述因素并非短期现象,再叠加海外经济的复苏所带动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三季度周期性行业的盈利将延续改善趋势,从而带动总体A股利润增速上升。从全球大环境来看,此次需求复苏有望延续到明年二季度,在大环境向上和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大环境下,A股的盈利预期将由二季度的极度悲观过渡到谨慎乐观,对应到A股上则是周期为代表的估值修复。虽然每次周期复苏必然会对应着市场的风格转换,但周期与成长的轮动更有益于整体信心的恢复。

  政策红利仍有“盼头”

  上海自贸区的获批可以看作市场炒作风格的转变,由之前手游、互联网 、电子金融等局部炒作过渡到对政策预期的博弈,盘面上自贸区概念的涨停潮、“炒地图”模式的重燃都可以看出资金对于政策博弈的高度认同。相比之前对于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估值透支,对于政策受益概念的炒作预期更明确、涉及面更广、所要求参与资金的力度也更大。因此,相关衍生概念的活跃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改革预期的逐步强化将带动市场震荡上行。

  以上海自贸区的获批作为切入点,相比单一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规划,自贸区的获批更有全局意义,带动的预期不仅仅是相关行业,而是转变市场之前对于政策面的整体预期。中期来看,A股上涨的核心逻辑是预期,而政策预期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说转型只是冲击创业板的估值上限,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则是冲击整个A股的估值体系,市场对于估值的修复会先于业绩。

  从事件驱动的角度来看,8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三中全会的主题和时间,这打消了之前市场对于政策不确定性的疑虑。随着11月时间窗口的临近,届时市场对于新一轮改革的顶层设计蓝图、实现路径和推进时刻表的预期将成为主流。市场对于改革重点领域的提前埋伏或再次成为盘面热点,由于改革涉及面广,因此盘面的轮动节奏和热度也会提升。这从近期成交量的温和放大可以看出,政策红利正在逐步兑换成看多预期。

  既然上海自贸区和土地改革成为改革的先头部队,那上述概念成为市场龙头板块的极大,持续性会好于其后出现的概念,因此与上述两大热点沾边的主线可持续留意。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大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