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
邹市明职业拳坛首秀八方热评
6日,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澳门完成了他跨入职业拳坛的...
人保牵手网媒助力生态山东 污染责任险"叫好又叫座"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李兆辉 2013-07-16 17:06:00
为期六天的“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网络媒体山东行”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在此期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山东分公司不仅为参与本次网媒行的近200名记者提供了价值近5790万的人身保险,而且该公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体现了本次媒体行“生态山东”的主题。据了解,“环境污染责任险”进入山东前五年时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但随着政府的重视和企业污染事故的教训,逐渐得到认可。
山东前五年 推广遇尴尬
“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政府和企业关注,环境污染责任险的产生和推广就显得更为迫切。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专业性极强。据了解,早在1991年,人保财险就和环保部门在大连试点,联合推出企业环保污染责任险,出具了我国第一张企业环保污染责任险保单。在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后,人保财险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研发的力度,及时推出了国内第一款专项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险。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开发出国内第一款独立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人保财险在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研发领域的不懈努力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
该负责人对记者解释说,早在2008年环境污染责任险就已经在山东范围内开始着手落实。但五年以来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的推广情况可以说并不乐观,甚至难度很大,仅去年共承保15家企业,保费收入为37万,承保金额为3842万。
污染事故教训 企业转态度
人保财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环境污染事故赔偿处理中,引入重大案件赔款预付机制和小额案件赔款快付机制,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理赔服务。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发生苯胺泄漏事故。人保财险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有关人员赶往企业调查情况,核实事故原因和经过,了解事故损失,同时做好事故专家鉴定、保险资金赔付等各方面的准备,确保理赔顺利进行。考虑到企业停产,资金紧张会影响到清污工作,人保财险快速向企业预付了环境污染责任险事故赔款100万元,保障了污染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损失的扩大。根据企业的投保额,这一事故的赔偿限额最高可能达到600万元,让当事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了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实在作用。
谈到环境污染责任险的优势,人保财险山分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发挥保险的基本作用,减轻企业突发事故的损失成本,可以帮企业防灾减损。第二,将环境问题标准化,为企业环境问题提供技术保障。人保财险通过选聘院校环境风险专家、行业环境应急专家,组建专家人才资源库,为防灾防损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企业投保前,人保财险组织专家组对企业进行实地环境风险查勘,出具风险评估报告,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并依据企业风险等级情况厘定差异化的费率。企业投保后,人保财险定期复查企业环境风险状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相应整改建议,并且每年为其提供至少一次环境风险防范咨询服务,协助企业提升事故预防意识和能力。
今年以来全国污染事故频发,给事故发生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事故的频发给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而且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所以保险公司在进行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的过程中,由讨厌、不受欢迎逐渐的转变为接受、不讨厌。“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关键的转变,这意味着环境污染问题终于被重视了,这款产品也终于被认可了。”该负责人表示。
政府推动试点 人保参与承保
2013年3月底,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为了加快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提高环境污染风险管理水平,要积极稳妥的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完善风险平复、责任认定、损失评估、承包理赔等各项机制,努力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切实提高全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
本次试点工作暂定两年,从2013年4月1日到2015年3月31日。试点期间,承保业务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承担。本次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推广采取强制和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生产、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企业,另外还鼓励其他搞环境风险企业投保。
目前,山东省有关加强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当中。该负责人表示:“一旦方案出台,公司在今年年内就能展开大范围的推广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份保险,这是公司创新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要留给子孙后代青山绿水,我们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李大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