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220015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热图

盘点2015高考热点事件:女生紧张向警察求抱 安徽高考作文最奇葩(图)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5-06-08 14:46:00

关键词:高考作文 考生 湖北卷 安徽卷 作文话题

在時代脈搏背后,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致敬傳統”,喚起從考生到社會范圍的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與重視。在时代脉搏背后,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致敬传统”,唤起从考生到社会范围的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重视。

  關於高考作文的狂歡仍在繼續,僅在新浪微博上,與“高考作文”一詞相關的微博就有近1800萬條。全民參與討論作文的盛況,將會在網上以數字的形式長久留存,也將被一代人所銘記。

  鏈接

  6月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考点,考生正在考场内阅读试卷。施亚磊(人民图片)

  如果你在6月7日这一天上网,会发现,无论网站、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讨论几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范儿”“蝴蝶的翅膀有没有颜色”……

  这些题目,看上去无关当下重大时政,却与942万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前途紧密相连。因为这些,就是今年一些省份的高考作文题。

  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作文与社会的互动更为密切,全民围观作文,高考作文已成为独特的社会现象。

  统一与自主:千姿百态的话题

  “一位孩子对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的行为报了警,请以此为话题写一封信”(新课标全国一卷);“谁更具风采”(新课标全国二卷);“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北京卷)……

  这些题目,有的是几省份考生共用,有的是一省份考生独享。自恢复高考至今,出题方式的变化,影响着高考作文题“统一与自主”的变迁。以2015年为例,全国31个省区市,共用15套试卷,也就有了15套不同的作文题。

  2000年以前,除上海于1985年开始自主命题外,全国其他地区均采用统一试题。于是每一年高考,大家关注的只有一个关键词,而不像如今这样五花八门。但2004年之后,高考命题呈现“全面开花”局面,许多省份开始独立命题。

  分久必合,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考题的多样性又开始缩减。今年,共有18个省份采用了全国统一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表示,明年将再增加7个使用全国统一卷的省份。而高考作文题也将由近10年来的“百花齐放”,逐步回归“一枝独秀”。

  与全国卷不同,各省份自主命题的作文更具特色。从形式上看,全国卷一与全国卷二均是材料作文,而其他各省除了采用相似的材料体,也有如天津卷的“范儿”、福建卷的“路”、江苏卷的“智慧”这样的话题作文,甚至还有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命题作文。

  话题的内容同样多姿多彩。

  上海卷的“造就和谐自我”探讨着内心的柔软与坚硬,意在培养孩子们的精神和谐;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考察学生对两种既相关联又有所对立的价值观的认识;湖北卷的“喷泉与泉水”则引导考生关注“默默无闻地沉淀,才能蓄势待发光芒四射”的哲理。这些不同的作文话题,却又都反映了“理性与思辨”。

  对于同一个省份来说,自主命题的历年高考作文,有的具有一贯的风格,有的却又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例如,“注重思辨、富有哲理”是浙江自主命题以来始终保持的风格。今年的“文章与人品”,关注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相连还是背离的思考。而在10年前,“一枝一叶一世界”的话题引申出“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的感慨;2006年,“生无所息/生有所息”让人反思着自己作息时间的安排。“行走在消逝中”(2007年)、“角色转换之间”(2010年)、“门与路”(2014年)……这一切都充满相似性。

  与浙江卷不同,北京卷更喜欢“接地气”的现实关怀。2015年,不论是小作文“首都不文明现象”,还是大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都有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往前追溯,2012年“火车巡逻员的故事”、2011年“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2006年“北京的符号”,都体现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北京市民,对国家大事或身边小事的关心与思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