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集聚聊城 为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出言献策

2015-08-28 08:41:00来源:聊城日报作者:吕臻 鞠圣娇

  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条活着的、流动的历史长河有了新的身份。在后申遗时代,应该怎样应用、保护好京杭大运河,让运河文化更加精彩?在8月24日召开的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聊城卫星会议上,70余位中外专家就“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进行了研讨。在上午的主会场和下午的分组讨论中,专家们各抒己见,精彩观点不断迸发,其中一些观点和操作办法对于我市的运河开发与保护也有着借鉴的意义。

  文化传承 历史文脉的延续

  与中国其他东西向的大江大水不同,京杭大运河串联起南北,文化随着商船的穿梭贸易进行着交流传播,并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融合,产生了运河沿岸独特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别有风趣的历史符号。

  如何让运河文化能够发扬广大,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著名文化专家黄泰康在《中国运河与国家命运: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演讲中提到,要“以点带面”建设大运河生态经济长廊;将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放在首位,合理与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培植独一无二的运河文化品牌。

  挖掘历史文化特色、丰富城市内涵已成为运河沿岸城市决策者的共识,作为运河上重要城市的临清,成为研究的符号。与会学者井扬就临清构建城市形象进行了思考,他提出应该“打造运河商都品牌”,对于保护城市品牌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遗产保护 创新思维的应用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线性活态的巨型文化遗产被全世界所瞩目,而运河沿岸留存下来的各种遗迹,类型丰富,仅在聊城段,就有临清钞关、周店船闸、堤坝及会馆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如何管理与保护这些遗产上,有多位专家结合其他城市的具体操作给出了建议,来自杭州的学者姜师立介绍了扬州对于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特点,即建立了遗产保护的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并根据各运河段作用不同采用不同的办法,这对于我市加大运河保护与开发有着可参考的价值。

  提到世界遗产,人们还会想到“旅游”,运河沿岸的遗产已成为风景旅游区,对市民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授陆卫群就通过大数据的视角,将聊城的运河文化遗产开发进行了市场定位,并提出了聊城节事(节庆、事件)开发的八个原则,更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

  学科建设 永不干涸的思考

  一部运河开发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伴随着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文化研究越来越为学术界重视。山东大学教授张熙惟提出,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其资源价值的核心,加快促进相关学科建设,成为推动运河文化发展与普及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起,学术界日益关注重视运河文化研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迄今为止,已涉及到运河水利工程、科学技术、运河考古、博物馆、运河旅游、文化产业等众多学术领域。2012年,聊城大学成立运河学研究院,成为全国首家以运河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科研单位。“运河是文化符号,但对于周边百姓来说也是生活方式。我们要运用大运河人的视角,不断拓展领域,促进运河学整体研究,让流淌数千年的运河文化永不干涸。”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吴欣教授表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乐涛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