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老木匠”孟广涛: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2017-03-15 09:2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程洽洽

  大众网记者 程洽洽

  孟广涛展示他制作的“轿车”

  2016年10月,《阳谷木轮车及运输工具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谷木轮车及运输工具制作技艺源于道光年(1821年),至今已世代相传了190多年,市级非遗的成功申报给了这项技艺得以保护、抢救、传承与发展的官方渠道。

  申报人孟广涛也是这项技艺的第7代传承人,他是一名刚满23周岁的标准“90”后。

  孟广涛展示的扇子锯已十分罕见

  历史悠久,传承遇阻

  出生于1994年的孟广涛,世家都是木匠。先辈们在道光年间主要经营马车、牛车、镖车和花轿,由于工艺精湛,素有孟家“车行”之称,名噪一时。

  “1947年刘邓大军过黄河时,用的小推车、子弹箱是我爷爷带着我加班加点赶工40多天做出来的。”孟广涛的爷爷孟传岭提起那段支援前线的日子,很是自豪。

  爷爷孟传岭展示的刨子工具多达几十种,都已不多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交通工具、农民的耕作工具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马车、花轿、织布机也都已被现代化的机器代替,孟广涛的父亲因生计艰难,中间一度丢弃了木工营生,改行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家人的一再坚持下,孟广涛的大学专业也选择了并不喜欢的数控专业,孟氏木器的技艺传承遇到了阻碍。

  毕业后,孟广涛在大连一家轴承厂工作了3个月。“那三个月我过的很累,始终觉得祖辈的技艺丢了是一种罪过。”孟广涛说,木轮的制作需要经过开料、画线等24道的工序,过程繁琐复杂、锱铢必较,缺一不可。孟广涛认为,这样手艺如果丢掉就太可惜了。

  爷爷孟传岭指导孟广涛做工

  创新谋发展,发展为传承

  2014年3月,孟广涛毅然回到家乡拾起工具,传承技艺,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祖辈的木轮制作技艺传承下来了,但由于木轮在生活中主要起到软装展示作用,使用率极低,经济效益成了大问题。

  “技艺传承需要经济支持,我也要吃饭。所以必须还要找个挣钱的路子,这样才能长久地传承。”孟广涛说,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木轮车的制作技艺上很快入门,如何转化成经济效益关系到此项技艺的发扬。

  孟广涛制作的木轮屏风在聊城首届文化创意大赛中获铜奖

  2016年8月,孟广涛整合家族资源,注册成立聊城市匠艺师工艺品有限公司,以制作传统工艺木质器具、老榆木生态家具为主营,把传统手艺与现代家具需求相结合,大力制作新中式家具。

  孟广涛利用传统手艺做出来的家具受到市场欢迎

  由于孟广涛推广的新中式家具,原料都是从农村市场收来的榆木,家具的制作全部是隼茆结合。无论是从原材料还是到成品的使用,都无可挑剔,再加上市场对传统物品越来越认可,孟广涛的新中式家具一经推广,好评如潮。

  “祖辈的技艺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和利用。”孟广涛说,他把这种传统技艺融入到现代家居并推向市场,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传统技艺的福利,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把他发扬光大。

  如今,孟广涛一方面往博物馆、影视基地等推广自己的木轮车等传统运输工具,另一方面大力制作新中式家具并推广。

  目前,已有不少的民俗展馆和影视基地定制孟广涛的“轿车”、“独轮车”作展览、装饰用,同时其新中式家具销往河北、重庆、聊城周边等多个省市,发展势态良好。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